黄梦瑶
说起博物馆里的文物你会用什么形容词?“神秘”、“高贵”、“古老”,还是“庄严”?其实不尽然哦!在这乍暖还寒的时节让我们走进国博,去看看那些历经了千百年的文物,从中去找找那些让人忍俊不禁萌萌哒的国宝吧。
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陈列”共10个展厅,以珍贵文物为主要见证,系统展示中国从远古时期到清末的漫长历史进程。其中,很多造型呆萌的国宝深抓游客的眼球,由此可见,卖萌不是现代人的专利,我们的祖先早就已经做得淋漓尽致了。
肥鸟做锅 鹰形陶鼎
在众多文物里,笔者一眼就发现了一只圆润的鸟形陶器。鹰钩嘴,凸瞪的双眼,这胖乎乎的小家伙好像在说着“不给肉就吃你”。这是一件新石器时期出土的鹰形陶鼎,介绍说是“结构简洁、威武雄壮”,可笔者怎么看也没看出“威武”二字,倒是看出了“呆萌”二字来。
作为仰韶文化的代表物,这件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的鼎器也确实不算小了。鼎器原是古代烹煮和盛放牲肉,并进行烹煮的炊器。鹰形陶 鼎巧妙地利用鹰的爪子和尾巴设计成鼎的支柱,让这口鼎器结实而稳固。又将凶猛的肉食动物雄鹰处理成这样萌萌哒的样子,这也算得上是别具一格了。
铜鼋中箭 “做册般”青铜鼋
除了“肥鸟”惹人爱,这里还有一只大鳖,背后插着四只箭,撅着嘴可怜兮兮地趴在那里,让人忍不住想要帮它一把。这鳖犯了什么错,惹得这么多人用箭射?
原来,这只“做册般”青铜鼋讲的是这么一个故事:商朝时期,商王在狩猎的时候发现了这只大鳖,于是射出去了第一箭。这鳖在水中活动,为了防止一发不中,另有人射了三箭,全部命中。
至于是先抓住了鳖才射的箭,还是射了箭才抓住的鳖,抑或是商王赐给了史官做册般这只鼋,于是做册般铸造铜鼋作纪念,还是做册般替商王将鼋送到 作坊里烧制了这只铜鼋,目前还是众说纷纭,没有达成一致。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只青铜大鳖并不是什么实用的器物,它本身就只是为了纪念河中射鳖这个 活动铸造的。
这样一件由商王率领众人参与的非常正式的活动,诞生出了一只楚楚可怜的小动物来,也为严肃沉重的历史,增添一抹轻松的色彩。
肉熊卖蠢 鎏金熊形青铜镇
古人向来喜欢席地而坐,因此脚下这块平铺的要坐的那一层就称之为席。《论语·乡党》里说,“席不正,不坐”,可见我们的老祖宗对于坐礼是很挑剔的。可是怎么能保证这席子规矩平整地摆在那里呢?聪明的祖先就发明了一种小物件儿,叫作镇,用以压在席子的四个角。
若说起镇,当然要提起这鎏金熊形青铜镇。巴掌大小的四只小萌熊简直堪称是精巧的工艺品,看起来肥胖圆润,憨态可掬,这肉嘟嘟的小身子总让人想要伸手捏一捏,揉一揉。
早就听说汉代的艺术家擅长塑熊,但能塑得如此活泼可爱,倒确实出乎笔者意料。有了这么几个小家伙,也为汉代单调的室内生活加了几分趣味。
乖虎横卧 阳陵虎符
近几年来掀起了一股“汉服热”,在很多人推崇汉服的时候,另有一些人跳出来说,汉服没衣兜,不符合现代节奏。的确,古人随身携带物件,不是挂在腰上,就是揣在袖子里。也正因此,一些常用的东西都不是很大。这虎符就属于一件可以放在袖子里的小玩意儿。
虎符又称兵符,分为左右两半。一半在军队统领手里,一半在皇帝手里,只有合二为一才能调动军队。公元前257年的时候,秦军进攻赵国,兵临城 下。赵国求助魏国,魏王却因秦王的压力按兵不动。无奈之下,信陵君在魏王妃子的帮助下偷出了魏王的虎符,成功调动了魏国的八万人马,解救了赵国,这就是一 个有关虎符的著名故事“窃符救赵”了。
细想想,古代帝王调动千军万马的凭证,总应该是恢宏大气,可是您再看这虎符,伸着脖子,梗着头,卷着尾巴,愣是趴得一点儿气势也没有。卖萌卖到这个份儿上,真可谓是太出乎人的意料了。
瑞兽送福 石辟邪
最让人惊讶的,还是东汉的石辟邪。
辟邪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兽,似狮而带翼,也叫“貔貅”,是龙王的第九个儿子。据说因为以珠宝为食,所以一身宝气,很得其父和玉皇大帝的喜爱。这么一个象征着祥瑞,驱灾辟邪的墓葬品想来也应该是高大威猛,才可以镇住那些妖魔鬼怪的。
不曾想这只石辟邪却高昂着头,呲着牙笑得合不拢嘴,右爪前伸,弓着身子,仿佛有说不尽的喜事。这让笔者不禁猜测,猴年刚至,这神兽笑意盈盈,定是把自己一身的祥瑞赠给了前来参观的游客。
除此以外,还有青瓷狮形烛台、击鼓说唱俑、白瓷陆羽像、彩绘雁鱼青铜釭灯……众多的萌物大集结真是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能把呆萌的艺术造型 和实用的生活器具合二为一,也算是当今工艺品设计的楷模了。看来,这卖萌并不是只有小孩子才会做的事儿,千年国宝齐上阵,放大招,萌翻你,就问你一句怕不 怕?
来源:京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