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火,也是好评最多的文化综艺类节目当属《国家宝藏》了。
不得不佩服央视,它将那么多的顶级文物,那么多的博物馆,还有那么吸人眼球的当红明星聚集起来,制作出一个还算精良的电视节目。第一次看《国家宝藏》完全被它那个演播厅震撼到了,相对于那些地方卫视或者网络综艺的舞台,这个演播厅显得太阔气,太奢侈了!朋友开玩笑说,央视做什么节目都整的跟春晚似的。仔细想想还真是这样,不过好像只有这样才算对得起央视,对得起“国家宝藏”这四个字吧。
《各种釉彩大瓶》
《国家宝藏》的一句口号是“让国宝活起来”,从《千里江山图》到《各种釉彩大瓶》再到《石鼓》,《国家宝藏》用及其生动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了这这些国宝前世今生的故事,虽然不够详尽,但是它的讲述却足以让我们铭记这件东西,并让我们认识到这一件件国宝的伟大之处。
《千里江山图》局部
就拿《千里江山图》来说,它可以用很多的角度解读这幅画,比如说它的画工技巧,它的美学价值等等,可是这些讲出来估计很少人能够听懂,也很少人能够记住这幅画。于是《国家宝藏》另辟蹊径选取了一个特殊的角度,颜料。通过绘制《千里江山图》的着色及颜料选取一下子让人明白了这幅画的完成是多么的困难,从而让人们记住了这幅伟大的作品和古代画匠的伟大。
记得陈丹青在他的网络视频节目《局部》里也讲过这幅画,他重点讲的是这幅画的作者王希孟,而王希孟在作这幅画时,刚好十八岁。他说“他在黄金时代只有十八岁,又有一个宋徽宗亲自给他调教,我想他也闹不清,怎么画出这幅伟大的画卷,十八岁干的事儿,多半其实是不自知的。”陈丹青以王希孟十八岁的干劲儿对比现在还在“功名”路上赶考的稚嫩的十八岁初高中生,他又说如果一个学画的人,在二十岁还没有拿出像样的作品来,那他多半是废掉了。陈丹青正是用这种观点让我们记住了十八岁的王希孟,记住了《千里江山图》。
有点扯远了,继续说到《国家宝藏》上来,《国家宝藏》第一期选取了是三件国宝第一件是中国古代的绘画,第二件是中国古代的瓷器,第三件是我们的汉字。这三样都是非常值得我们骄傲的文化形式。中华上下五千年有数不清的文化形式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白酒也一样值得我们骄傲的文化形式。
白酒,离我们太近了,它没有绘画、古玩的神秘,所以我们很容易将它忽略。
自然国外也有酒,但就像西方有湿壁画、有油画,我们就不把我们的山水画当一回事儿。白酒在中国也有着几千年的传承,也有着复杂的酿造工艺。
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时候,从制曲到粮食的发酵再到蒸馏酿酒全部靠酿酒技人的经验去把控,稍有差池一锅的白酒就全部浪费掉了。此外酿酒还要选取好粮、好水以及适宜的自然气候,可以说酿造一瓶优质的白酒是极为困难的一件事。
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白酒,比如说70年代的三大革命茅台在拍卖会上单瓶的价格已经卖到了20万元以上。
对于一般的人可能更多的是收藏一些地方名优老酒。
可是不管老酒的价格涨到多高,白酒作为一种文化也很难和高级别的动辄几百上千年的文物所抗衡。白酒能拿出的也只有一些古代的器皿。
四羊方尊
即使是这样,白酒酿造工艺依旧会传承下去,而最重要的也是将古法酿酒工艺传承下去,就像《国家宝藏》第一期最后讲到的石鼓之上中国文字的传承,让人深深的感受到传承这个词听起来好像很大,其实就是一代代人所做的一点一滴。
中国的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看到弹幕中不停闪现的:此生不悔入华夏。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