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初,中国打算送一批艺术品赴苏展览,于是向全国征集画作,并请来书画大师徐悲鸿。徐悲鸿在这些画作中来回踱步,最终他的视线停留在一幅画卷上。他捧起这幅画作,感慨道:“这位画家竟能画出如此画作,我怎么连这么一位画家都不知道!”
只看了一幅画作,就能让徐悲鸿相见恨晚,此人究竟是谁呢?这位画家名叫刘奎龄。他虽是自小学画,却不是什么科班出身。他从4岁就开始尝试描摹剪纸上的动物和花卉,10岁开始画家里的昆虫和家禽,原本一帆风顺的他,却在19岁那年从天津敬业中学(天津南开中学前身)辍学回家。
徐悲鸿
刘奎龄 《上林春色图》
中学辍学,没有名师教导,刘奎龄的艺术之路又是如何铺就的呢?
一是深入学习中心绘画经典,吸取其中的精华。刘奎龄本人的确在19岁那年选择辍学,但这次辍学其实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离开天津敬业中学之后,刘奎龄开始研究五代、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绘画,此外他还十分钟情于古典主义、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等西方艺术流派,涉猎范围之广,鲜有人能及。
学习一门技艺,求得名师指点的确是一种捷径。但俗话说得好,“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名师虽然可以帮助你更快地入门,但能取得多大成就,还要看个人的领悟与实践。
刘奎龄虽然没能得到当世绘画大师的指导,但他找到了更好的老师——古代与现当代的中西方绘画作品。在他的画作中,我们既可以看到西方画法的严谨,也可以看到传统中国画的细腻笔触。
二是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践,推陈出新。在学习中西方绘画的同时,刘奎龄也开始探索出自己的画法——“湿地丝毛”技法。这种画法是水彩画中的“湿画法”和国画中的“没骨点染”相结合的产物,刘奎龄将这种画法应用到动物的皮毛中,因此他笔下的动物才会如此别具特色。
在刘奎龄的画作中,动物画最具特色,因此他本人也被称为动物画大师。他之所以能画出独具特色的动物画,不仅是因为他独创的“湿地丝毛”技法,也是因为他个人的艺术实践。刘奎龄在绘制动物画之前,曾对这些动物的形态、习性、神态进行过细致观察,因此他的动物画既粗犷奔放中,又不失淡然祥和,为历代书画家和收藏家所推崇。
在艺术创作中,学习一种风格或技法并不是什么困难,真正困难的是学习之后,突破这些陈规旧俗,创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路。齐白石曾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后继者,画家们不但需要继承此前的发展成果,更要有自身的独特风格,才能获得成功,刘奎龄就是其中一例,如果他只能模仿中西方的绘画,他顶多只是一个普通的画家,正是因为他的独创,才成就了他的名气。
2015保利春节拍卖会上,刘奎龄1941年绘制的动物画作以920万的价格成交。这既是因为他的画作艺术价值极高,也是因为他本人敢于推陈出新的必然结果。当他绘制出这些独特的画作时,也曾受到当时画家们的反对和嘲笑,但他依然坚持下来,最终才造就了如此经典的画作。由此来看,在艺术上,或许只有不断追求创新,才能成就不朽。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