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书画 吴冠中 收藏 专访 北京 上海
 
  主页 > 历代名家 >
 

张大千:敦煌壁画对于中国画坛的影响

时间:2021-10-14 10:11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点击:

张大千像

张大千,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季爰,别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我国现代著名的国画大师。

我以为,敦煌壁画对于中国画坛,有十大影响,现分述如下:

第一是佛像、人像画的抬头。

中国自有图画以来,在我前面所述,是先有人物画,次有佛像画,山水不过是陪衬人物的。到了后来,山水独立成宗,再加以有南宗水墨、北宗金碧的分别,而文人便以为南宗山水是画的正宗,连北宗也被摒斥在“画匠”之列,不只将人物佛像花卉看作别裁异派,甚至也认为是匠人画。自宋、元到今天,这种见解牢不可破,而画的领域也越来越狭小。不知古代所谓大画家,如所说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这些话,教师指画人物而言,所谓“颊上添亳”、“画龙点睛”这些话,也都是指人物画。

到后来,曹、吴之作不可见,而一般画人物的,又苦于没有学问,不敢和山水画争衡,所以一天一天地衰落下去。到了敦煌佛像人像被发现之后,这一下子才知道古人所注意的,最初还是人物,而不是山水。况且又是六代三唐名家高手的作品,这一下子才把人像画的地位提高,将人物画的本来价值恢复。因为眼前摆下了许多名迹,这才使人们的耳目视听为之一新,才不敢轻诋人物画,至少使人物画的地位和山水画并峙画坛。

张大千 敦煌菩萨图 画心 设色绢本

第二是线条的被重视。

书画同源”这句话,在我国艺坛里极普遍地流传着。当然,绘画的方法,和写字也有相当的差别,如皴、擦点、染这些方法,在书法是绝对不能相通的,能相通的,恐怕只有山水的画法和人物画的线条画法。皴法当然是要用中锋一笔一笔地写下去,而人物画的线条,尤其要有刚劲的笔力,一条一条地划下去,如果没有笔力,哪能够胜任?中国有一种白描的画法,即是专门用线条来表现。可惜后来人物画衰落,画家不愿意画人物,而匠人们能画人物,却又不懂得线条的重要。所以一直到敦煌佛像发现以后,他们那种线条的劲秀绝伦,简直和画家所说的“铁画银钩”一般,这又证明敦煌的壁画,如果不是善书的人,线条绝对不会画得如此的好。而画人像、佛像最重要的便是线条,这可以说是离不开的。所以自从佛像恢复以前的画坛地位以后,这线条画也就同时复活了。

第三是勾染方法的复古

我们中国画学,之所以一天一天走下坡路,当然缘故很多,不过“薄”的一个字却是致命伤。所谓“气韵薄”、“神态薄”,这些话固然近于抽象,然而我国画家对于勾勒,多半不肯下功夫,对于颜料,也不十分考究,所以越显得退步。我们试看敦煌壁画,不管是哪一个朝代,哪一派作风,但他们总是用重颜料,即矿物质原料,而不用植物性的颜料。他们认为这是垂之久远要经过若干千年的东西,所以对于设色绝不草率。并且上色还不只一次,必定在二、三次以上,这才使画的颜色厚上加厚,美上加美。而他们勾勒的方法,是先在壁上起稿时描一道,到全部画好了,这初时所描的线条已经被颜色所掩盖,看不见了,必须再在颜色上描一道,也就是完成工作的最后道描。

唐画起首的一道描,往往有草率的,第二道描将一切部位改正,在最后一道描中,很精妙地将全神点出,而且在部位等方面,这最后一道描与第二道描,有时也不免有出入。壁画是集体的制作,在这里看出,高手的作家经常是作决定性的最后一描。有了这种勾染方法,所以才会产生这敦煌崇高的艺术,所以我们画坛也因此学会古代勾染 的方法了。

张大千 敦煌壁画 轴 设色绢本

第四是使画坛的小巧作风变为伟大。

我们古代的画从画壁开始,然后转到卷轴上去。以壁来论,总是寻丈或若干丈的局面,不管所画的是人物是故事,这种场面是够伟大的,到后来因为卷轴画盛行,由屏风障子变而为屏幅中堂。画壁之风衰歇之后,卷轴长的有过丈的,但是高度不过一、二尺,屏幅中堂等等也不过三、四尺高,一、二尺宽而已,因为过于宽大是不便于携带的。

到后来再转而为扇面斗方,那局面只限制到一尺见方的范围,尺度越来越小,画的境界也越来越隘,泱泱大风,恐怕要衰歇绝灭了。我们看了敦煌壁画后,如画的供养人,多半是五、六尺的高度,至于经变、地狱变相、出行图等等,那局面真是伟大,人物真是繁多。再至于极乐世界的楼台花木人物等等,大逾数丈,繁不胜数,真是叹为观止矣!我曾说,会作文章的一生必要作几篇大文章,如记国家、人物的兴废,或学术上的创见特解,这才可以站得住,画家也必要有几幅伟大的画,才能够在画坛立足。所谓大者,一方面是在画积上讲,一方面是在题材上讲,必定要能在寻丈绢素之上,画出繁复的画,这才见本领,才见魄力。如果没有大的气概,大的心胸,哪里可以画出伟大场面的画?我们得着敦煌画壁的启示,我们一方面敬佩先民精神的伟大,另一方面却也要把画坛的狭隘局面挽救扩大起来,这才够得上谈画,够得上学画。

张大千 敦煌壁画 立轴

第五是把画坛的苟简之风变为精密了。

我国古代的画,不论其为人物山水宫室花木,没有不十分精细的。就拿唐、宋人的山水画而论,也是千岩万壑,繁复异常,精细无比,不只北宋如此,南宗也是如此。不知道后人怎样闹出文人画的派别,以为写意只要几笔就够了。我们要明白,像元代的倪云林,清初的石涛八大他们,最初也都经过细针密缕的功夫,然后由复杂精细变简古淡远,只要几笔,便可以把寄托怀抱写出来,然后自成一派,并不是一开始就随便涂上几笔,便认为这就是文人写意的山水。不过自文人画盛行后,这种苟简的风气普遍弥漫在画坛里,而把古人的精意苦心都埋没了。我们看敦煌壁画,不只佛像衣褐华饰,处处都极经意,就是出行图、经变图那些人物、器具、车马的繁盛,如果不用细工夫,哪能体会得出来?看了壁画,才知道古人心思的周密,精神的圆到,而对于艺术的真实,不惜工夫,不惜工本,不厌其详的精密的态度,真值得后人警省。杜工部不是有“五日画一水,十日画一石”的诗句么,画家何以画水画石要这许多功夫?这就是表示画家矜慎不肯苟且的作风。所以我说有了敦煌壁画的精巧缜密,这才挽救了中国画坛苟且的风气。

张大千 近现代 敦煌菩萨 轴

第六是对画佛与菩萨像有了精确的认识。

我国因后来山水画的盛行,人物画佛像画都衰落下去,差不多沦于工匠手中,就是能够以画佛名家的,也不过画达摩式的佛像、女相的观音菩萨而已。至于天释是个什么样子,飞天和夜叉这两个名词虽然流传人口,到底又是何种样子,可以说是全不知道。画坛衰落到这个地步真是令人气短。但在敦煌壁画发现以后,才给我们以佛菩萨及各种飞天、夜叉的真像,我们才晓得观世音菩萨在古代是男像,是有胡须的,不只是后来画一绝美女人,便指以为是观世音菩萨。

本来,菩萨男、女相本没有什么可以争执的,因为《普门品》上曾说过,凡是世人应该用什么形态得度的,观世音菩萨便现何种形态给他讲说佛法,有时现丈夫身,有时现女人身,有时现宰官身。这就是说,对于某界人要叫他信佛法,必定要现出那一界人的形态、服饰及语言等等,要一切相像,才能接近他们。如果现丈夫身而为女人们说法,那女人们不会被骇跑了么?这也像后来外国人要到中国传教,必定学中国方言,说得纯熟,然后再穿长袍马褂,这才可以和中国非知识分子接近,这才可以布道一样,是一个道理。我因谈自敦煌佛画而得到各种佛、菩萨像的精确性,不觉扯了一大堆的话,然而这道理是真实的啊。

张大千菩萨像 立轴 纸本

第七是女人都变为健美。

近代因为中国国势衰弱,而画家所画人物,尤其是美女,无论仇十洲也好,唐六如也好,都走上文弱一条路多半是病态的林黛玉型的美人。因为中国一般人的看法女人是要身段苗条,弱不禁风,才足以表现东方优美的典型。这一直相沿下来好几百年,无人起来做一种纠正运动。到了敦煌壁画面世,所有画的女人,无论是近侍女、供养人或国夫人、后妃之属,大半是丰腴的、健美的、高大的。我们看北魏所画的清瘦之相,到了唐代全部人像都变成肥大了。这也可证明唐代的昌盛,大家都够营养,美人更丰富的食品,所以都养得胖胖的。因为画家是写实的,所以就把唐人胖美人写下来了。后来玄宗宠爱的杨贵妃,也是著名的丰腴之流,或者唐代风尚如此也未可知。但在画坛里,我们画了林黛玉型的美人差不多有好几百年了,忽然来一个新典型,杨贵妃式的胖美人,当然可以掀动画坛。所以现在写美人的,也都注意到健美这一点了。

第八是有关史实的画走向写实的路上去了。

中国古来作画,没有不是写实的。到了写意山水画出世,人物的一切衣服装饰,便多半以写意为之。中国在胡人侵入之后,如元代画家,因为讨厌胡人衣服,所以在山水人物画里所表现的都是汉代衣冠,表示不忘宗国的意思,原来是值得称颂的。但为写实起见,为表现时代起见,我们便不能不把当时的衣冠饰物等一切实物都绘到纸绢上面去,才能表现某一时代的人物,而人物又因服装的不同,可以表现他们的身分。我们看敦煌壁画,在六朝初期,华夷杂处,窄袖短衣,人多胡服。又唐人多用昆仑奴,而画里富贵人家的待从,总有一碧眼大汉,高鼻深目,很像洋人,大概即是昆仑山脉下西域诸国的人。北魏妇女多披大衣,有反领和皮领,有披肩和围巾,式样简直如近代时髦装束。所有近代所用的手杖及推儿车,唐代也多。如果他们不是写实,我们又何从知道古代的风俗装束呢?我们今天的绘画,也是要使后来一千几百年后的人知道我们现在的一切制度装束。所以敦煌壁画给我们写实的启示,也是很值得去学的。

张大千观世音菩萨 立轴 设色纸本

第九是写佛画却要超越现实来适合本国人的口味了。

上面我们不是说过,与史实风俗一切是要照当时描写么,至于画佛像画,在敦煌壁画里,又适得其反。在北魏时期,所画的佛像还是清瘦的印度人相,这当然是依着印度携来的佛像来画的。但到了唐代,不只佛像完全像中国人,面圆而体胖,鼻低而目秀,就连所有的楼台宫室一切,也都画成中国形式了。我们看极乐世界图便可以看得很清楚。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以为有两个原因:因为佛是超世界的,超现实的,所以要用超万有、超事物的笔法来画他,才足以表示庄严;第二是佛教到了中国,为使中国人发生崇敬思想而起信,虬髯瘦骨的印度人是中国人所不欢迎的,所以到了唐代,就都变成了中国人了,这也可以说是应以中国人身得度者,所以显示出中国人的形象。

又关于图案,自汉以来,都是以超脱的意境来画的,所表现在图案上的,完全是站在云端看世界,如飞风云龙等等都是超现实,是其他民族所意会不到的。到了佛教进入中国,中国图案的作风,接着又是一变。这一变可说是由超脱的反归于内省的,从敏慧的进入到大彻大悟的境界。线条是动中见静,色彩是闹中有定,题材是广大超逸的,拿近代的话来讲,是高贵的又是大众的,这一变却超乎于世界各国图案之上了。这就表明,凡画佛教的佛像和附带的图案画等等,不必与现实相似,最要紧的是超物的观念,合于本国人视听的写法,才是最成功的。

张大千 菩萨 立轴 设色金笺、纸本

第十是西洋画不足以骇倒我国的画坛了。

在图画的基本上讲来,我想无论古今中外,总有一个共同的原则,那就是“物极必反”。这话怎么讲呢?那便是:最初的画一定是简单的,后来渐渐地复杂,到了复杂之极,又要趋于简单,但这第二个简单所包含的意味,便不同于第一次的。最初我们总要刻意画得像实物,太像了,我们又要把它画得不太像,或者几笔简单的笔意,而控制或代表复杂的景物。前者是写实,后者便是所谓写意。写意写到太过笔简,人们以为不够味,又会回到写实上面去。这就如春夏秋冬四时的循环,并没有什么高下是非、好坏,只是相继相代,去旧务新的办法。但经过若干年之后,也许我们以为极新的,哪知却是极旧的,以为是外国人所独创的,哪知道就是中国古代几千年前便有而后来被暂时扬弃的。

谈到敦煌壁画,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

是关于古代某一时代、某种阶级、某一国人所穿的衣冠服饰,敦煌壁画都是按照当时的实在样子画的。如于闻国王及其夫人的服饰一切,不是真正看见,哪能写得出呢?又如古代女人面上,有画的“醉鸥”花钿,这是近代所无的,不靠敦煌壁画,我们又哪里可以看见?所以要知古代服饰、器用的真正形态,可以在敦煌壁画里去找,至少可以作参考、佐证。

另一是壁画还可以补正史传。我国因年代久远史籍繁多,不是记载有误就是抄录多错,如五代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史传只载了大略,且多舛误,但敦煌千佛洞和安西万佛峡都有关于曹氏的材料,若能加以整理,就可补正史之不足。

世人常谓敦煌石室有吴道子画,实即并无此事。考吴道子生时,足迹未尝到兰州,更何能至敦煌?因元和(806~820年)时此地已被吐蕃占领,吴生一派无由西出嘉峪,唐初到盛唐为阎立本派。但以千佛洞作例证,即世所见阁立本所绘《历代帝王像》亦可断为伪品。

张大千 敦煌莫高窟七十六窟盛唐画

北魏人画手,多不分节及画爪甲,但先以朱墨粉分出阴影,然后笼以皮肤色,再用极细笔勾勒之。

别的我不敢讲,但是我在敦煌临了那么多的壁画,我对佛和菩萨的手相,不论它是北魏、隋、唐、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还是宋代、西夏,我是一见便识,而且可以立刻示范,你叫我画一双盛唐时的手,我决不会拿北魏或宋初的手相来充数,两年多的功夫没有白费哟。

张大千 敦煌壁画 镜心 设色绢本

思翁谓右丞画,多不皴染,但有轮廓。世所传摹本如《山樵剑阁图》,笔法大类李中舍,疑非右丞画格。

去年冬,在故都得见唐孙位高逸图,用笔与敦煌诸唐人壁画绝相似,乃知一代风气,不可移易。宋人虽效唐者,其骨法、韵味,正复可辨。

孟蜀当淮南通好日,命黄筌及其子居寀同时画青城、峨眉、春山、秋山诸图,用达国信。诸画今并不得见,无意其当否。如其花卉中木石,则金壁绚漫也。

⊙ 版权声明: 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下一篇:黄幻吾:色彩美、构图美、形象美
   
  特别推荐
张即之行书大字,大气老辣!
八大山人画荷花水鸟,潇洒淋漓
书法天才“一代书宗”姜立纲的小楷
“海派”大师的写意荷花 ,可媲美吴昌硕
徐渭的大写意没有失去文人的底线
贺天健山水画欣赏!
中国仕女画的丰碑—王叔晖
李苦禅——先有人格 才有画格
潘天寿笔下的猫
赵孟頫最美的五封书信
 
  本月热点
【盛京人物】王梦赓:复笔乾隆
他因为楷书曾被人称为“字圣”,
大河乐章|王世利笔墨下的黄河魂
中国著名公共雕塑大师——吕军
宋美龄的国画造诣及其山水画作欣
晚清名臣左宗棠罕见照片及书法秀
风流清逸 萧疏奔放——吉林省博
吴石仙画集 欣赏
史玉
钟繇 | 擅篆、隶、真、行、草多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