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颜真卿图片
题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
今天,我要强行向大家介绍的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为什么要强行介绍呢?是因为颜真卿的文化人格光耀千秋,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绝无仅有。
颜真卿的名字,标志着巨擘书法大师、风格独特风骨健劲“颜体书法”的开山之祖、博学多才壮怀激烈的千古英魂!
您可曾知道,颜真卿名字的一撇一捺之间,熔铸着对中华河山大地、对黎民百姓深深的热爱之情?你可曾知道,颜真卿的名字虽然古老却令人心神悸动,由他引发出的一串动人的故事,那是多么的溢光流彩?

一、满门英烈
当初,颜真卿与太子李亨都看出安禄山的不臣之心,太子李亨向玄宗告密,奏安禄山谋逆,然而玄宗视而不见。安禄山要回范阳,玄宗竟切身设宴饯行,又脱下御衣为安禄山披在身上,这一举动让安禄山的心中一阵窃喜,认为这是自己取代大唐的征兆。
安禄山脱离首都后,立刻昼夜兼程,赶回范阳。颜真卿并非不会变通之人,当所有人都认为他只是一个是对国事耿耿忠心的铮臣时,他却私底下识破了安禄山的意图:谋划谋反时间,先后将各级官员都换成自己的心腹,又悄悄收揽壮丁,积储粮草。
由于当时唐玄宗专宠杨贵妃,已经到了“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地步,政事由国舅杨国忠和宦官高力士等坏人专权,而安禄山认杨贵妃做义母,备受唐玄宗的痛爱。

但是,颜真卿并未将此事上奏,他很清楚假如这时把安禄山的野心吐露给朝廷只会大失所望。为防患于未然,他又以久雨为由,在平原郡加高加固城墙,挖深护城河。
同时颜真卿仍旧每日以茶会友,跟宾客同伙泛舟饮酒,吟风弄月来麻痹安禄山。安禄山曾担心自己的举措被颜真卿识破,也派人侦察过平原郡的一举一动,但见颜真卿身边不乏文人墨客而已,便不再在意。
颜真卿在山东德州担任太守时,安史之乱突然爆发,唐朝的整个军事和行政系统毫无准备,三分之一的军队掌握在叛乱者安禄山手里,唐玄宗着急而凄楚地问:“河北24郡,难道没有一个忠臣为朕分忧吗?”朝廷上的一干文武大员战战兢兢,无一人回答。这时,首先挺身而出的居然是一名文官太守,即书法家颜真卿。

颜真卿和他的哥哥颜呆卿都是安禄山管辖下的太守。颜真卿的所在地在山东德州。颜呆卿的所在地在河北常山(现河北正定)。
颜真卿首先起兵,发表了讨伐安禄山的檄文,并且在一天之内就募集了一万多士兵。由于他的号召力较大,黄河以北的反安禄山力量都纷纷靠近他。在很短时间内,就集聚了20万军队,他被推举为主帅。
颜真卿领导的军队很快就和安禄山的部队交锋了。身在山东德州的颜真卿,要与身在正定的哥哥颜呆卿互通信息,因距遥远,需要有专人联络。谁是联络人呢,就安排了颜呆卿的儿子颜季明。

颜季明来来往往骑马坐车,什么时候起义,什么时候发檄文,什么时候组织队伍,现在安禄山的队伍在哪里、人数多少……,这些信息都要颜季明及时传递。通过颜季明的联络,颜呆卿也参加举旗平叛。
安禄山兵多将广,攻下了颜呆卿所在的河北常山,抓住了颜呆卿,把他的舌头割下来,把他的手剁下来,用各种残酷的刑罚折磨这位英雄。随后,颜季明被斩首,颜家的30多口人全部被杀害。
在颜家几乎全家喋血情况下,颜真卿仍然坚持领导队伍攻打叛军。这个仗很难打,因为都是临时召集起来的人,缺少战斗力。且当时唐王朝的战略有误,所以只能边打边走,慢慢向当时正在陕西扶风的唐肃宗靠拢。最后,终于会合了。

两年后,颜真卿自己用文章来祭奠牺牲的家人,其中最震撼的,是那篇祭奠侄子颜季明的《祭侄贴》、(又名《祭侄稿》),后来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法帖。世界上很少有这样一个艺术作品,即使不了解它产生的背景,一上眼就被它淋漓的墨迹、痛苦的线条、倔强的笔触所感动。满篇的汉字,都在长叹和哭泣,而在长叹和哭泣中,傲然筋骨又毕现无遗,足以顶天立地。这是中国文化史上唯一用生命符号勾勒最伟大人格的一幅作品。这种最伟大的人格,刻画了一个英雄的时代、英雄的家庭、英雄的文人。幸好有它,让盛唐即使破碎也铿锵有声。
颜真卿举起旗帜,跃上马背,带着20万人向安禄山进攻那一年,他46岁。又过了28年,谁也想不到,74岁的文官颜真卿,再次接受使命并慷慨就义。

安史之乱以后,各地的“藩镇”各自称王,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这对唐王朝来说,又构成了大患。其中,河南许昌的李希烈,与另一支部队联合起来,准备叛变唐王朝。
唐王朝的皇帝想来想去,觉着没有实力剿灭李希烈,能够做的只能是劝诫和安抚,这个重任交给谁呢?皇帝想到了74岁的颜真卿。理由非常充分:第一,你李希烈过去打安禄山立过功,但第一号功臣是颜真卿,他完全有资格居高临下地教育你。第二,颜真卿的年龄那么大,又是文化名人,你能把他怎么样?
皇帝的这一招棋,遭到有良知的官员们的一致反对。首先大家认为,李希烈造反的态度非常坚决,用不着去劝诫;其次长安到许昌路途遥远,74岁的老人颜真卿的身体折腾不起;再说现在早就失去了高贵的朝廷,好不容易拥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化大师,相当于国师了,让他亲自出马去执行一项凶多吉少的使命,危及国魂,万万不可。然而,颜真卿自己认为,这是他义不容辞的职责,毅然决定前往。在去许昌的路上,不论经过那个城市,那里的将士都会出面劝阻他,但颜真卿没有回头。

李希烈在许昌城门外摆出一个阵势来,企图把颜真卿吓退。颜真卿根本不在乎这一套,反而把李希烈给镇住了。
李希烈开始还希望以高官厚禄引诱颜真卿做他的军师,为他起草自立为王的文件,用尽了各种手段。颜真卿非常愤怒地说,我来就是解决你这个问题的。李希烈说,你在这里胡言乱语,我把你推出去烧死,下令把颜真卿推到烈火前,颜真卿面不改色。好几次又把又把他推到土坑前要活埋,颜真卿毫不畏惧。无奈,李希烈把他关在一个庙里。颜真卿对身边的人说:“这里就是我的坟墓,我准备死在这里了。”
在虎狼窝里,颜真卿生活了近两年,他不断劝诫李希烈,阻止其谋反。后来朝廷在其它地方采取行动,杀了李希烈的弟弟,李希烈为了报复,缢死了颜真卿。遇难的那一年,颜真卿已经76岁高龄。他用生命捍卫了大唐文化的最后一丝尊严,也为中国文人在政治灾难中的文化人格做出了最高表率。

二、文化巨擎
颜真卿,字清臣,汉族,祖籍唐代琅琊临沂,即现在山东临沂费县,祖先是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五世祖颜子推,其家族血统历史记载清晰可循。他是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草书,与王羲之被称为巅峰之作;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颜真卿于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进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御史,为监察迁殿中侍御史。因受到当时的权臣杨国忠排斥,多次被贬。他曾在平原(今属山东陵县)任太守,人称“颜平原”。肃宗时至凤翔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颜真卿三岁的时候,父亲病故。母亲只好带着到了外祖父家。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位书画家,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之人。他们见颜真卿很聪明,就教他读书写字。颜真卿练起字来很专心,一笔一划从不马虎,一写就是大半天。颜真卿刻苦好学,长大后曾拜当代著名书法家张旭为师,经过勤学苦练,他的书法造诣堪称昆山玉阶、青铜基座。
颜真卿一生做官,案牍如山,公务繁忙;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政绩卓越。公务之余,博学勤思,著作等身。

(一)部分书法作品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数不胜数。有《金天王庙题名》、《请御书逍遥楼诗碑额表》、《鲜于氏离堆记》、《磨灭记》、《颜允南碑》、《韦缜碑》、《臧怀恪碑》、《郭家庙碑》、《颜秘监碑铭》、《元结碑》、《干禄字书》、《竹山堂联句》、《王琳墓志》、《郭虚己墓志》《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碑》、《谒金天王神祠题记》、《大字麻姑仙坛记》、《大唐中兴颂》、《宋暻碑》(又名《宋广平碑》)、《元次山碑》《八关斋会报德记》、《三下放生池碑》、《李玄静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等。书法刻成法帖的:《争坐位帖》、《奉使帖》、《送裴将军诗》、《送刘太冲叙》等。其中以《争坐位帖》最为著名,此帖为行草书,是根据真迹刻石,现存西安碑林。此帖为手稿,信手挥笔,纵横跌宕,笔墨淋漓,是不经意的杰作。米芾认为有篆籀气息,为颜真卿的书法第一。

(二)部分诗文作品
(1)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2)《登平望桥下作》
登桥试长望,望极与天平。
际海蒹葭色,终朝凫雁声。
近山犹仿佛,远水忽微明。
更览诸公作,知高题柱名。
(3)《咏陶渊明》
张良思报韩,龚胜耻事新。
狙击不肯就,舍生悲缙绅。
呜呼陶渊明,奕叶为晋臣。
自以公相后,每怀宗国屯。
题诗庚子岁,自谓羲皇人。
手持山海经,头戴漉酒巾。
兴逐孤云外,心随还鸟泯。

颜真卿画像
(4)赠裴将军
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
战马若龙虎,腾凌何壮哉。
将军临八荒,烜赫耀英材。
剑舞若游电,随风萦且回。
登高望天山,白云正崔巍。
入阵破骄虏,威名雄震雷。
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
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
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
(5)谢陆处士杼山
折青桂花见寄之
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
绿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
忽枉岩中诗,芳香润金石。
全高南越蠹,岂谢东堂策。
会惬名山期,从君恣幽觌。

(6)赠僧皎然
秋意西山多,别岑萦左次。
缮亭历三癸,趾趾邻什寺。
元化隐灵踪,始君启高致。
诛榛养翘楚,鞭草理芳穗。
俯砌披水容,逼天扫峰翠。
境新耳目换,物远风尘异。
倚石忘世情,援云得真意。
嘉林幸勿剪,禅侣欣可庇。
卫法大臣过,佐游群英萃。
龙池护清激,虎节到深邃。
徒想嵊顶期,于今没遗记。
(7)题杼山癸亭得暮字
杼山多幽绝,胜事盈跬步。
前者虽登攀,淹留恨晨暮。
及兹纡胜引,曾是美无度。
欻构三癸亭,实为陆生故。
高贤能创物,疏凿皆有趣。
不越方丈间,居然云霄遇。
巍峨倚修岫,旷望临古渡。
左右苔石攒,低昂桂枝蠹。
山僧狎猿狖,巢鸟来枳椇。
俯视何楷台,傍瞻戴颙路。
迟回未能下,夕照明村树。

(8)清远道士诗
不到东西寺,于今五十春。
朅来从旧赏,林壑宛相亲。
吴子多藏日,秦王厌胜辰。
剑池穿万仞,盘石坐千人。
金气腾为虎,琴台化若神。
登坛仰生一,舍宅叹珣珉。
中岭分双树,回峦绝四邻。
窥临江海接,崇饰四时新。
客有神仙者,于兹雅丽陈。
名高清远峡,文聚斗牛津。
迹异心宁间,声同质岂均。
悠然千载后,知我揖光尘。
(9)使过瑶台寺
上人居此寺,不出三十年。
万法元无著,一心唯趣禅。
忽纡尘外轸,远访区中缘。
及尔不复见,支提犹岌然。

(10)天台智者大师画赞
天台大师俗姓陈,
其名智顗华容人。
隋炀皇帝崇明因,
号为智者诚敬申。
师初孕育灵异频,
彩烟浮空光照邻。
尧眉舜目熙若春,
禅慧悲智严其身。
长沙佛前发弘誓,
定光菩萨示冥契。
恍如登山临海际,
上指伽蓝毕身世。
东谒大苏求真谛,
智同灵鹫听法偈。
得宿命通弁无碍,
旋陀罗尼华三昧。

居常西面化在东,
八载瓦官阐玄风。
敷演智度发禅蒙,
梁陈旧德皆仰崇。
遂入天台华顶中,
因见定光符昔梦。
降魔制敌为法雄,
胡僧开道精感通。
又有圣贤垂秘旨,
时平国清即名寺。
赎得鱼梁五百里,
其中放生讲流水。
后主三礼洞庭里,
请为菩萨戒弟子。
炀皇世镇临江涘,
金城说会求制止。
香火事讫乃西旋,
渚宫听众逾五千。
建立精舍名玉泉,
横亘万里皆禀缘。

炀皇启请回法船,
非禅不智求弘宣。
遂著《净名精义传》,
因令徐柳参其玄。
帝既西趍移象魏,
师因东还遂初志。
半山忽与沙门颠,
俄倾逡巡偡韬秘。
止观大师名法源,
亲事左溪弘度门。
二威灌顶诵师言,
同禀思文龙树尊。
荆溪妙乐间生孙,
广述祖教补乾坤。
写照随形殊好存,
源公瞻礼必益敦。
俾余赞述斯讨论,
庶几亿载垂后昆。
据史料记载:颜真卿善诗文,另曾著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等。

三、轶闻趣事
(1)写《争座位帖》
一次,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了大功的名将郭子仪来长安朝见皇帝唐代宗,唐代宗设宴欢迎他。本来,按照朝廷规定的礼法,宴会上文武官员的座位的前后顺序,应该按照官职大小的顺序排列。可是,负责安排座次的官员郭英义,为了讨好唐代宗宠信的太监鱼朝恩,竟把官职地位比他高的尚书们的座位排到了他的后面。宴会上鱼朝恩十分得意地坐在前边,颜真卿见了十分气愤。
等到宴会结束,他对大家说:“鱼朝恩不过是个善于拍马屁的小人,没有什么功劳,他的座位凭什么排在前边!”“他是皇上的红人儿,谁惹得起?还是算了吧!”几位怕事的尚书劝他。“不!这有关国家的尊严,不是件小事。这个座次我一定要争!”颜真卿坚定地说。回到家,颜真卿怒气难平,马上提笔奋力疾书,不一会儿,一封责问郭英义的信就写出来了。

这封题名为《与郭仆射论座位书》的信,写得义正辞严,历数了鱼朝恩的种种罪恶,痛斥了郭英义溜须拍马的无耻行为。尤其珍贵的是这封信里的字,颜真卿写得笔力雄健,气势夺人,把他不平则鸣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从这些字里就能看出颜真卿刚直不阿、疾恶如仇的性格来。后来,这封被称为《争座位帖》的信留传下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颜真卿的书法代表作之一。

(2)写《祭侄文稿》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还有一件更有名气的,是《祭侄文稿》。这里面也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在抗击安禄山的斗争中,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和他一起发兵讨伐叛军。颜杲卿是常山郡(现在河北省正定县一带)太守,他率军和叛军苦战了好几天,可是因为寡不敌众被叛军俘获了。
安禄山叫手下人把颜杲卿和他的小儿子季明押到自己面前,问:“你为什么要反叛我?”颜杲卿瞪着双眼,连声大骂道:“呸!我是唐朝的臣子,我为国家讨伐叛贼这叫什么反叛?”禄山又气又恨,叫人用铁钩钩断了颜杲卿的舌头,可是颜杲卿还是骂不绝口。最后残暴的安禄山竟下令把颜杲卿父子活活地剐(古代一种用刀把人慢慢割死的酷刑)死了。

颜真卿画像
颜杲卿父子遇害的消息传到了平原,颜真卿悲愤极了。他想到颜杲卿一家满门忠烈,全家三十多口人为国捐躯,就连少年英俊的小侄子颜季明也惨死在叛军的屠刀下,颜真卿不由得泪流满面。为了寄托自己的哀思,颜真卿决定为侄子季明写一篇祭文。他快步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了起来。他越写越快,越写越悲愤,国恨家仇全部凝聚在笔端,一篇文字苍凉悲壮、用行书写成的祭文一气呵成了。
这篇手稿是颜真卿含着泪写成的。文中有好几处因为笔写干又顾不上蘸墨而形成的枯笔,使人感到他的心情是多么地悲愤啊!这篇《祭侄文稿》不但文词好,书写妙,还饱含作者的爱国热情。只有像颜真卿这样又是英雄又是书法高手的人才写得出来。后来,这篇《祭侄文稿》成为他最杰出的行书作品。历代书法家把它称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它同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一样,受到了人们的珍爱。

(3)御史雨
颜真卿的书法学成以后,告别了张旭,回到了长安。过了没多久,朝廷就让他做了监察御史(负责监督各级官员的官)。一次,颜真卿来到陇右(现在的甘肃、宁夏、青海一带)去巡查,发现五原(现在宁夏盐池县)有一件案子牵连了许多人,是一件冤案。虽然当事人和他们的亲属一再向官府申诉冤情,可办案的官员一直不认真察访审理,结果,案子拖了很久不能平反。说来也怪,自打五原出了这桩冤案以后,天就一直大旱,没落一点雨星儿;水井干涸了,小溪断流了,田里的庄稼枯萎了。人祸加上天灾,五原的百姓日子过得苦极了。

颜真卿决心为这起冤案平反,他经过一番明查暗访,终于弄清案情真象,重新审理了这个案子,最后解救了蒙冤受屈的人,惩治了失职的官员。五原的百姓人心大快,都说:“颜御史真是为百姓作主的好官啊!”据说,就在颜真卿为蒙冤的人平反那天,好几个月不下雨的五原,一下子就下了场透雨,枯黄的庄稼没几天就变得一片青绿了。五原的百姓又把这场雨和颜真卿平反冤狱的事连起来,四处传扬说:“准是冤情惹怒了上天,给五原带来这场旱灾,如今颜御史为受难的人伸了冤,感动了老天爷,才有这场大雨,于是,当地百姓把这场大雨叫做了“御史雨”。

(4)打抱不平
颜真卿作抚州刺史的时候,县里有个叫杨志坚的人酷爱学习,可是家里贫困,同乡人不了解他。他的妻子因为钱财的供给太少,向他要休书离婚。杨志坚写了一首诗送给她说:“当年立志早从师,今日翻成鬓有丝。落托自知求事晚,蹉跎甘道出身迟。金钗任意撩新发,鸾镜从他别画眉。此去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时。”
他的妻子拿著诗,到州里去办理官府的公文,以便改嫁。颜真卿在评判的公文上说:“杨志坚很早就钻研儒家学说,很有作诗的名声,心里虽然羡慕高高地考中科举,自身却没有享受到一点俸禄。他愚昧的妻子看他始终没有考中功名,竟然不想再和他一起生活下去,不愿意象别人的妻子一样,帮助丈夫成就事业;只想学朱买臣的女人,讨厌并抛弃自己的丈夫。给家乡带来耻辱,败坏道德教化,如果不给以惩罚警诫,怎么能制止这类轻浮的行为呢?妇人应当打二十板子,任凭她去改嫁。杨志坚秀才,资助他粮食布匹让他随军暂时担任个职务。”四面八方远近的人们听说了这件事,没有不心悦诚服的。从此江表一带的女人,再没有敢抛弃自己丈夫的。

(5)兴修水利
发源于广昌县血木岭的抚河是抚州的母亲河,但由于河道曲折,洪水季节水势凶猛。前人为了让母亲河更好地滋养抚州,进行过多次治理,但效果都不太理想。颜真卿莅任抚州刺史时,他前任守臣修的华陂已被洪水冲毁,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都受到很大的威胁。他看到如此情景,心里非常着急,便痛下决心对抚河水患进行认真的治理。
很快,他对抚州农田被毁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抚河在城郊时被高大的红石咀所阻,形成了一个大折弯,因此水流对北岸华陂的冲击特别大。另外,他觉得华陂修筑的位置太靠前,目的虽是挡住水流,但使主河道形成淤塞,不利河道畅通。后来,他看到孔家渡附近的支港在分洪方面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通过调研走访,颜真卿制订了新的治河方案。

他带领老百姓,一方面把新陂修在华陂后面,使抚州的河道宽大一些,而且新陂筑得高大结实;另一方面把支港(即现在的干港)也修筑得牢固可靠,不致水流横溢,充分发挥分洪和引水灌溉的作用。
颜真卿把新筑的陂命名为“土塍陂”,意思是保护农田的堤坝在较短的时间段里,颜真卿领导修建的抚州河道土塍陂化水患为水利,对抚州的农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颜真卿在抚州兴修水利,在治理抚河水患问题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对江西抚州的农户帮助很大。抚州人民为了感谢颜真卿,在当地建立了祠庙祭祀颜真卿。时至今日,抚州人民还在祭祀颜真卿。

四、部分评说
(1)王文治《赞颜真卿)》
曾闻碧海掣鲸鱼,
神力苍茫运太虚。
间气古今三鼎足,
杜诗韩笔与颜书。
(2)徐钧《颜真卿题跋像》
一曲霓裳失太平,
渔阳鼙鼓暗风尘。
君王只识杨丞相,
不识平原老守臣。
(3)罗贯中《赞颜真卿》
万古真卿义不磨,
冲天豪气世间无。
忠贞凛凛名犹在,
烈烈轰轰大丈夫。

(4)文天祥《过平原作》
平原太守颜真卿,
长安天子不知名。
一朝渔阳动鼙鼓,
大江以北无坚城。
公家兄弟奋戈起,
一十七郡连夏盟。
贼闻失色分兵还,
不敢长驱入咸京。
明皇父子将西狩,
由是灵武起义兵。
唐家再造李郭力,
若论牵制公威灵。
哀哉常山惨钩舌,
心归朝廷气不慑。
崎岖坎坷不得志,
出入四朝老忠节。
当年幸脱安禄山,
白首竟陷李希烈。
希烈安能遽杀公,
宰相卢杞欺日月。
乱臣贼子归何处,
茫茫烟草中原土。
公死于今六百年,
忠精赫赫雷当天。

(5)岑参《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
紫髯绿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
愁杀楼兰征戍儿。
凉秋八月萧关道,
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仑山南月欲斜,
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
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
向月胡笳谁喜闻。
(6)朱彝尊《鹧鸪天·峄山》
天半群山孤草亭,
下方云雨上方晴。
笑拈霜管题诗句,
閒向春风倒酒瓶。
喜嘉客、展幽情,
萦回树石罅中行。
他乡就我生春色,
此地才应聚德星。
译文:首句七言指杜甫,第二句指马戴,第三句指郎士元,第四句指张籍,第五句指颜真卿和上官婉容,第六句指方干,第七句再指杜甫,第八句指薛能,以上九人均当时社会名流、达官显贵、才子佳人。

(7)苏轼评语
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颜鲁公用尖笔干墨作方阔字,神彩秀发、膏润无穷、笔势险劲、字体新丽。
(8)蔡东藩评语
拚生一击报君恩,
死后千秋大节存。
试览《唐书》二百卷,
段颜同传表忠魂。
(9)董其昌评语
书家以险绝为奇,此窍惟鲁公、杨少师(杨凝式)得之,赵吴兴(赵孟頫)弗能解也。
(10)钱谦益评语
鲁真卿以精忠大节,不容于本朝。…此告(《自书诰》)流传至今,虽悍夫弱女见之,皆知改容敛手。然当日之事,回环思之,犹可为感激流涕也。

(11)王夫之评语
颜鲁公谓卢杞曰:“先中丞传首至平原,真卿以舌舐其面血,公忍不相容乎?”近世高邑赵冢宰以魏广微叔事逆奄,而欢曰:“昆溟无子。”鲁公陷死于贼中,冢宰没身于远戍,取祸之繇,皆君子之过也。
(12)元·鲜于枢评语
颜真卿书《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书第二。余家法书第一。

(13)宋.陈深评语
鲁公字雄秀,奄有魏晋而自成一家。前辈云,书法至此极矣。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出天造,岂非当公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其工邪。苏文忠谓:“见公与定襄五书草数纸,比公他书尤为奇特。”信夫。如公忠贤,使不善书,千载而下,世固爱重,况超逸若是,尤以宝之。
(14)明.文徵明评语
元章独称《座位帖》,盖尝屡见,而《祭侄贴》则闻而未睹,今《宝章录》可考,宜其并称《座位贴》而不及此也。世论颜书惟取其楷法遒劲,而米氏独称其行草,为劇致。山谷亦云,奇伟秀拔,奄有魏晋隋唐以来风流气骨,回视欧、虞、禇、薛辈,皆为法度所窘,岂如鲁公萧然出于绳墨之外而卒与之合哉。盖亦取其行书之妙也。况此二帖皆一时藁草,未尝用意,故天真烂漫出于寻常畦径之外。米氏所谓忠义愤发,顿挫鬱屈,意不在字者也。

(15)清.王顼龄评语
鲁公忠义光日月。书法冠唐贤。片纸只字,是为传世之宝。况祭侄文尤为忠愤所激发。至性所鬱结,豈止笔精黑妙,可以振铄千古者乎!
(16)日本重视
2019年1月16日,日本东京。一场名为“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的书法展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举行。为一睹千古流传天下无双的颜真卿书法真迹,在售票处外,很多人早早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队伍里面有退位的明仁天皇夫妻、首相安倍晋三的母亲等,陆续的参展的书法爱好者和民众达数十万之多。

(17)国内反应
为了纪念颜真卿,我国于1995年在南京市广州路建有建筑面积1500平米的颜真卿纪念馆和占地113亩的颜真卿公园。全国政协副主席、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题"书坛泰斗",主要用以展示颜真卿生平事迹,传承民族传统历史文化。
(18)祖籍纪念
1997年,在颜真卿祖籍山东临沂费县,亦建起了颜真卿纪念馆、颜真卿和颜呆卿汉白玉石像、功德石碑、公园墓地等。鲁公祠堂两侧楹联由当代书法家陈玉圃题:“累世诗文平原翰墨宗裔国、满门忠烈天下清臣仰鲁公”。
概言之,颜真卿给后人留下的既有书法文学上的成就,又有政治和军事上的光辉业绩。他的一生为大唐而奉献,他的惨烈牺牲让三军悲恸,他为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最后,本文就要结束了,我想用我国诗人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作为本文的结尾: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
“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
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
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他活着,
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说明:
(1)本文史料来源:《资治通鉴》、《新唐书》、《太平广记》、《颜真卿诗词全集》、《中国古代文学选》、《中国古诗词大全》、《中国文脉》、《文化苦旅》《山东临沂文史资料》、《南京市文史资料》等。
(2)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