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专访 北京 黄金时代 吴冠中 上海 书画
 
  主页 > 历代名家 >
 

米芾布局最高级的一张字

时间:2025-02-06 09:50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点击:

一般一幅作品,气势强则气韵弱,气韵佳则气势弱,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较难,而米芾的《张季明帖》则是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的少有佳作。此帖被不少学者认为是米芾作品中格调最高的一件。


米芾《张季明帖》

粗观此作,开局的“余”字大开大合,把一个纵势的结体变成横势的结体,第一笔特别长,看起来如长枪大戟入阵,大有“舍我其谁”的气势,可谓势如破竹。倘若不明白老米的字“风樯阵马,快剑斫阵”,观此帖可以明矣。对于书写气势的体现,此作堪称教科书式的典范之作。

随后的字,有大有小,有断有连,节奏有急有缓,看下图的“季明”“不审”两个字组错落有致,很容易令人想到王羲之尺牍中的处理手法(见下图得示帖)。

注意观察“季明”“不审”细节处理


王羲之《得示帖》

至第三行“气力复何如也”似高山瀑布,接连翻滚而下,令人震撼。此六个字直接取法于他自藏的张季明的《秋深帖》,张季明就是草圣张旭。


左张旭《秋深帖》刻帖局部;右米芾拟“气力复何如也”

米芾32岁时在黄州初识苏轼于雪堂。东坡劝其书学晋人。他便不惜代价搜罗晋帖,日夜摹写。当他得到张旭的《秋深帖》之后,喜不自禁。看其此帖评价就知:“长史世间第一帖也”。

据米芾《书史》45则记载,他购《秋深帖》颇费周折。此帖中的“气力復何如也”一笔书,可谓直接仿张季明的《秋深帖》(见图2-4)。但米芾的模仿可不是机械生搬,而是借鉴、化用。


王献之《中秋帖》,疑为米芾书

有人认为此帖老米借鉴吸收了王献之的《中秋帖》一笔书。但也有许多论者认为《中秋帖》为米芾临本。本人临写《中秋帖》亦深感与米芾诸多书写习惯一致,《中秋帖》的“秋”与张季明帖的“秋”结体几乎完全一样,第一个“不”字的起收笔与结体也完全是老米的。这里且不论《中秋帖》是王大令还是米南宫的,我们可以从中学习米芾这种化古为己的手法。

我们继续看之后的“好戏”:连绵六个字之后,节奏一变,字字独立,大小错落,闪转腾挪,恰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如前面一笔书形成明显对比。

另外,在单字的处理上米芾也变化多端。此帖中有三个“帖”字,从左到右,第一个写成行书,用圆笔显得灵动;第二个写得厚重,“口”转折用方笔,字带有一点楷意;第三个点画连笔较少,行楷显得端庄。

第四行“行相间”三字各有风采。“行”和“相”字的左右两部分打破常规,采取左放右收的办法;“相”的右部采取內擫笔法,而下面的“间”字则采取外拓笔法,有颜字味道。“余”和“合”字上部都是“人”字头,“余”的人字头写得舒展。而“合”字的人字头则写得生涩、稳重。

在空间留白上,很容易令人想到《集王圣教序》中王羲之结字留白的技法。如图中的“明”“深”“间”等字的中空留白。

这种气韵根在何处?根在“二王”。此帖书于元丰七年(1084),一说元祐元年(1086年)。时米芾35左右岁。在杭州推官任,是米芾写自己所购张季明《秋深帖》的感受。此时期的米芾,大量从晋帖中汲取营养,此帖很多地方具有二王风格。如第一、二行,特别是“不審”二字,直接脱胎于大王行书。在取法“二王”的同时,增加了“势”的笔法,“沉着痛快,风樯阵马”米氏书法风格脱颖而出。

一张39个字的手札,能蕴含着如此丰富而又和谐的技法和神韵,当不输于右军。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赵孟頫人书俱老时,重临王羲之草书 下一篇:沈周:笔参造化,写生卷中见真章
   
  特别推荐
申石伽:他的山水画,能听到风声
沈周:笔参造化,写生卷中见真章
米芾布局最高级的一张字
赵孟頫人书俱老时,重临王羲之草书
任薰:水浒人物画
吴昌硕:花卉四条屏
吴昌硕的线条,有种让人着迷的魔力
南宋马和之,将楷书笔力调和进兰叶描,变兰叶
万上遴的山水画,雅韵
郭传璋:云海山水,氤氲淋漓
 
  本月热点
【盛京人物】王梦赓:复笔乾隆
他因为楷书曾被人称为“字圣”,
大河乐章|王世利笔墨下的黄河魂
中国著名公共雕塑大师——吕军
宋美龄的国画造诣及其山水画作欣
晚清名臣左宗棠罕见照片及书法秀
风流清逸 萧疏奔放——吉林省博
史玉
吴石仙画集 欣赏
钟繇 | 擅篆、隶、真、行、草多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