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自然的艺术真谛是艺术家们所一直遵循的艺术创作中的不二法理,这也是对于一个热衷于艺术实践的画家所奋力追求的灵感来源.刘德馨先生就是一位一直在艺术的创作道路上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遵循艺术创作原则的基础上探索了几十年的当今较为出色的艺术家之一.
先生1934年生于南京,自幼酷爱绘画,先后师从著名海派画家徐岳辰先生和中央美院姚治华教授学习中国画,几十年来绘画作品在全国省市展览中获奖、并被授予”华人艺术家”称号,作品和传略入编<<当代金陵百家画家>><<石城丹青>><<世界书画家铭录>>等书.他是一位在艺术、创作和技法上都颇有建树的艺术家.
先生是一位在艺术的创作上有所悟,有所成的人.在不断进行艺术创新和实践的同时提出了一些见解深刻的艺术主张,首先他认为中国画是一个庞大的开放系统,是在不断变革和创新过程中通过扬弃得到发展的.昨日之创新即今日之传统;今日之创新,即来日之传统.只有尊重传统、学习传统,吸收传统精华,为我所用;又要深入生活,感受生活,重新概括和提炼生活的原型.不能彻底的否定传统,彻底否定传统就会使中国画陷入”无本之木,无水之源”的尴尬境地.其次,关于中国画当中的笔墨问题,先生认为.笔墨是中国画的要素,没有笔墨,中国画就 失去了其表现深遂意境和气韵的 基础.笔墨在中国画当中不仅要表现物象,还要表现气韵.”气”是生命的能量;”韵”则是生命的节律.它们通过笔墨的形式把天道自然的真性情,翰墨挥洒的高尚精神在艺术作品中达到主客观高度的统一.第三,先生是一位文学素养极佳的学者型艺术家.他认为一个画家不会作诗,其作品就缺乏诗的韵味和画的灵性.第四,先生注重写生,祖国的名山大川,江河湖泊,在 先生的画当中时有所见,也可以这么说,先生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写生中得来的.第五,先生主张,在山水画创作中应该每一件作品都具有独特的 特征,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每一幅作品都能够保持新活的生命律动.
先生的艺术观念,指导了他的艺术创作,在每一幅作品中都能够体会出先生新明的艺术观点和创作情感.1983年,先生第二此黄山写生时以光明顶为题材创作的 <<光明行>>,题曰:”余游光明顶”.二十年后先生信佛,受佛经感悟遂改名为<<光明无量>>,展现出了先生对世界光明前途的无限祈愿.<<九曲溪>>是先生表现九曲溪最后一曲的作品,画中题为”春到千山绿,云开九曲回”,是 先生武夷写生的 真实感受,后这件作品的题跋又发展成为 诗,这也是 先生诗画结合的一例.<<燕矶夕照>>这件作品,作画前,先生赋诗曰:”燕矶夕照映江中,恍似当年血流江:光阴易逝岩石在,涛声依旧诉残凶”.当时,先生从慈悲心出发,想到日军曾在这里屠杀中国人民,希望历史不再重演.
先生的作品在文化寓意上和创作题材上都有所创新.技法上也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许多独特的 特征,使先生在艺术情感的表达上有了充分的展示.真心的期待着先生的艺术越来越能受到世人的青睐.<作者系美术评论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