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孤品,当年的大漏
2008年,正值亚洲金融危机,经济下滑,市场低迷。佳士得香港秋拍如期举行。在此场拍卖中出现了一件引发轰动之物,它来自圆明园,来自放山居旧藏。

佳士得工艺品专家曾志芬在展示这只乾隆御制粉红地粉彩轧道蝴蝶瓶
与其他的放山居旧藏器物不同,这只乾隆御制粉红地粉彩轧道蝴蝶瓶在传世乾隆御瓷中,该类花瓶未见先例,专家推估是独一无二的“孤品”。

| 清乾隆 御制粉红地粉彩轧道蝴蝶瓶 |
佳士得香港2008秋拍
成交价5300万港币
该蝴蝶瓶上约有二十多只蝴蝶。佳士得工艺品专家曾志芬表示曾邀请蝴蝶专家来分辨这些蝴蝶的品种,结果是这些蝴蝶并非真实蝴蝶,全是工艺师的创意设计。曾志芬说,这是现存最大一件乾隆御制粉彩瓶,只有故宫一件是类似的,但尺码较这只小。由于粉彩瓶制作过程繁复,因此很少这样大件的作品。曾志芬续说,完成后的瓶与素胎时的瓶,缩小了四成,而瓶上轧道的花纹,是用针一针一针刺出来,手工极为精巧。


佳士得出版的图录中清乾隆御制粉红地粉彩轧道蝴蝶瓶的局部细节
此瓶在金融危机时仍可拍出如此高价殊为难得,而今若是能重现拍场,必定是亿元级别。而更大的漏则是它第一次出现在拍卖场之时,1971年“放山居”专场拍卖中此蝴蝶瓶拍出的价格只有4000美元。
这只蝴蝶瓶在乾隆一朝是孤品,到了晚清却大为流行发展出了多个品种。造成此题材的大流行又与八国联军事件的主角之一紧密关联,这个人便是——慈禧。
晚清大流行
彩蝶纹饰最早出现于乾隆时期洋彩轧道御瓷之中,至道光朝此类器物开始增多。道光朝御用堂名款白地蝴蝶纹瓷器,清雅佚丽,可谓开后朝粉彩百蝶纹之先河。

| 清道光 粉彩弦线蝴蝶纹瓶 |
北京匡时.香港2019春拍
成交价47.2万港币
到了晚清同、光时期西太后慈禧对此种百蝶纹样十分喜爱,这一题材出现的频率增多。

| 清同治 粉彩百蝶大地瓶 |
北京保利2014春拍
成交价115万人民币
这时的百蝶纹图不像乾隆时期有色地轧道工艺,只是简单的在白地上描绘蝴蝶,如此则显得清新淡雅一些,宛若趣意盎然的国画小品,又称为百蝶富贵,有“滕派蝶画”(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将自己的“蝴蝶梦”留在宣纸上,独创一门,成为滕派蝶画的鼻祖,后滕派蝶画历经唐、宋、元、明、清一千多年,一直为最高统治者的宫廷画派。)的味道。

| 清道光 粉彩弦线蝴蝶纹瓶 |
中贸圣佳2011秋拍
成交价78.2万人民币
除了赏瓶,百蝶纹还出现在盖罐等器物上,是晚清观赏型瓷器极受欢迎的纹样。

| 清光绪 粉彩百蝶图盖罐 |
香港苏富比2013年秋拍
成交价62.5万港币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