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文明高度发达的产物,承载着历史,影照着民生,五颜六色的纸币,可以说是不同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近年来,在其他钱币门类行情大幅上涨的带动之下,沉寂已久的纸币市场也趋于回暖,尤其是解放区纸币和人民币板块,收藏热度明显升温。今秋《古钱 金银锭 纸币》专场,汇集各历史时期中外纸币二百项,品种多样,现将部分精品推介如下:
Lot 1319
1912年中国银行袁世凯像蓝色双狮共和纪念兑换券壹圆正、反单面试印样票/均PMG评级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组织新内阁。熊希龄出任内阁财政总长。其上任之后,立即令财政部印刷局印制袁世凯肖像的中国银行共和纪念兑换券。因时间紧迫,来不及重雕新版,财政部印刷局便利用现有的大清银行纸币花纹底版制作。兑换券于1912年12月开印,至次年底印制完成,共计200万元。之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野心逐渐显露,与共和政体渐行渐远,此种印有“共和纪念”的兑换券显然已不合时宜,没有了发行流通的可能性,除4元样本券留档外,其余199.9996万元被悉数销毁。
迄今所见,共和纪念兑换券单、双面样票存世仅约八枚,其中三枚分别藏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及上海博物馆,其余为海内外私人收藏。拍品是唯一正、反两面均加盖“SPECIMEN”字样的单面样票,以货币形式,记载了中国社会从封建帝制到共和政体的巨大历史变革,具有重要的近代印钞造币史研究价值与货币收藏价值。
Lot 1371
光绪二十八年横滨正金银行银两票天津伍拾两样票
横滨正金银行创立于光绪六年(1880年),总行设在日本横滨,十九年(1893年)起,先后于上海、牛庄、北京、天津等地开设分行。二十八年(1902年),天津支行首发银两票39204两,面值有伍两、拾两、伍拾两、壹百两四种,这是该行在华发行的第一种纸币,随后上海、牛庄、北京支行才分别发行本地银两票。三十二年(1906年)底,横滨正金银行依日本政府指令,停止在华发行银两票,改发银元券。之后,流通中的银两票回收殆尽,传世仅见样票。此枚天津伍拾两便是该行最早发行银两票之样票,品貌俱佳,具有珍贵的外资银行货币史料价值。
Lot 1384
1932年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银币券壹圆
1931年5月9日,皖西北特区苏维埃政府在安徽六安成立,同时组建了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随后开始发行银币券,有贰角、壹圆、伍圆三种面值,流通于皖西北苏区。其中壹圆券依票背加盖发行日期的不同,为“1931.5.30”“1931.9.7”“1932.1.21”三种版式。1932年1月,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并入鄂豫皖省苏维埃银行。此后,包括皖西北在内的鄂豫皖苏区,一律改用鄂豫皖省苏维埃银行所发行的纸币,前述银币券遂停止流通。
此枚壹圆券为“1932.1.21”版,是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所发行的最后一版银币券,正面主图案为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近景,票背左侧印有马克思头像,配以宣传文字,流通时间极短,属苏维埃纸币珍罕品种。由于银币券在战争环境中流通使用,消耗严重,保存不易,所以存世品大多破损严重,或经修补及填色处理,图文清晰、墨色饱满之原票,留存至今极为少见。
Lot 1387
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A1934”版银币券壹圆
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江西瑞金正式成立。同年7月至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该行共发行过五种面值的纸币, 主币只有一种壹圆券,辅币则有伍分、壹角、贰角、伍角四种面额,流通于中央苏区。其中,1934年发行的壹圆券又分为1934版及A1934版二种版别,后者是目前所见唯一将冠字置于年份之前的纸币,同时也是红军长征前所印制的最后一种银币券。纷乱的战争环境,使它们几乎损毁遗失殆尽,实物存世寥若晨星,被藏界公认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纸币四大珍品之一。
Lot 1401
民国三十年江淮银行国币券壹圆样票/PMG 50
1941年4月1日,江淮银行在盐城正式成立。当时日军分四路夹击盐城,印钞厂无法正常运营,因此该行所发行的纸币迟迟未能投产。直至翌年8月,苏北地区取得了反扫荡胜利,抗日根据地形势有所好转,江淮币才得以开印。最初印制的伍角、壹圆二种面额券,印钞铜版乃1941年在上海刻制,仅有花边、花球、风景和面额,需印刷完成后,再加盖行名及职章。1946年4月1日,为统一华中地区币制,苏皖边区政府决定限期六个月内,将各根据地的江淮银行流通票、本票、代价券等全部回收,统一使用华中币。截至同年12月,回收任务基本完成。拍品即为江淮银行发行的第一版加盖“苏中”地名壹圆券样票,公开拍卖仅见此一枚,并于PMG评级榜单一枝独秀。
Lot 1429
1949年第一版人民币伍拾圆“压路机”/PMG 64EPQ
建国初期,纸币印刷技术水平有限,尤其缺乏优质印钞纸张。因此,第一版人民币在流通过程中非常容易磨损、脱色,留存至今品相多有瑕疵,保存完美者一券难求。此枚伍拾圆“压路机”,虽已退出流通长达半世纪之久,却仍能保持色彩饱满,图纹清晰,实属难能可贵。
Lot 1454
1951年第一版人民币壹万圆“牧马”正、反单面样票
壹万圆“牧马”于内蒙古地区流通,因面值较大,发行量相对较少,退出流通时几乎全数收兑,迄今为止发现未逾百枚,素称一版币“票王”。目前,“牧马”流通票价格飙升,遥不可及,随之,样票也成为了拍场宠儿,越来越受到藏家的重视。内蒙古解放后,为了让百姓了解第一版人民币的样貌,加速依额兑换金圆券,所有银行储蓄所,都在看板或橱窗内张贴包括“牧马”在内的一版币样票实物,所以,存世的“牧马”样票,大多有粘贴痕迹或者局部揭薄。以上这对同号“牧马”正、反单面样票,票面整洁,色彩饱和度尚佳,无贴痕,无揭薄,虽局部略经修整,但于目前所见同类样票,品相已属上乘。
Lot 1475
1953年第二版人民币拾圆/PMG 65EPQ
由于第一套人民币为旧币值,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商品流通和经济建设需要,1955年3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使用第二套新币值人民币,共计十一种面值、十三个品种、十五种版别,与第一套人民币的兑换比率为1∶1万。1964年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通知,限期回收委托苏联印制的1953年版叁圆、伍圆及拾圆三种面值的票券。其中,拾圆券俗称“大拾圆”“大黑拾”,因面额最大,退出流通时回收彻底,流传至今已不多见,是二版币最为珍贵的品种。此枚票面无瑕,原色饱满,品相高达九八成新,获PMG评级冠军分,极为难得。
Lot 1470
1953年第二版人民币叁圆十枚连号
此币亦由前苏联代为印制,因此又被称为“苏叁圆”,作为唯一一种面值为叁圆的人民币,如今已成为人民币收藏界的一匹“黑马”,未经处理之好品原票本已无多,十枚连号更属极其难得。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