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松花石之乡"吉林江源将打造东北最大奇石集散地 |
|
时间:2010-07-15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次 |
|
来源: 新华网吉林频道
新华网吉林频道7月14日电(记者周长庆、张颖)记者从正在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举行的第三届松花石文化节暨第二届中国白山江源·长白山奇石博览会上了解到,"中国松花石之乡"江源区将利用本地的松花石资源优势,打造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奇石集散地。
江源区区长孟昭轲日前对记者说,地处长白山腹地的江源区素有"立体资源宝库"之称,有林业、矿业、牧业、水利、旅游和野生动植物六大资源。其中,松花石产业方兴未艾,目前已进入一个新阶段。江源区将做大做强松花石产业,打造东北最大的长白山奇石集散地。
据了解,松花石形成于8亿年前的震旦纪,其地质名称为硅质泥晶灰岩,它形态各异,景观别致,类型丰富,可分为景观石、象形石、纹理石、复合彩石等。松花石质润、形奇、色绚、纹美,有神韵、有意境,更重要的是质好和颜色多变,是上乘的制砚原料,又可做高档的装饰材料,还可制作多种类型各式各样的工艺品,是中国奇石领域的后起之秀。松花石的发现和使用历史悠久,由民间使用的"磨刀石"到清朝宫廷御用松花砚,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以其为砚材雕制而成的松花砚是中国名砚之一,曾被康熙皇帝封为"大清御砚",专供皇家使用。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松花石彰显魅力,采石、藏石、赏石在江源区形成民间文化,从业人员不断增多,使松花石从开采、清理、设计、雕刻到命名、配座、配盒、销售,形成了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和模式。江源区松花石的保守储量超过5000万立方米,已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松花石、松花砚产地。江源区也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松花石之乡"和"中国观赏石之乡"称号。目前,江源从事松花石规模以上加工商户达200余户,从业人员2500多人,年产松花奇石、松花砚数千块,年销售额上千万元人民币。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各地和港澳台地区以及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今年,江源松花石还作为唯一的奇石展品走进了上海世博会。
江源区副区长郭健刚说,江源采取"抓住一点、带动全面"的方略,把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放在了松花石文化产业上。正在建设的长白山奇石文化城总投资1亿元,建设商铺308户,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已建设商铺118户。奇石文化城经过一年运营,状况良好,近百家松花石经营者在里面营业,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全部竣工后,要使江源区域内所有松花石馆都入驻奇石文化城,并在全国招商,将国内的石商、石友吸引到江源来投资兴业。通过这一平台,迅速拉动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快速运转,变过去的零打碎敲为规模经营,改昔日的独门小户为合作连锁,以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带动效应,努力把江源打造成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奇石集散地和工艺品集散地。
为了更好地推动松花石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松花石文化,由吉林省内百余名奇石爱好者、收藏者、研究者今年组成了吉林省长白山松花石研究会并在江源区召开了成立大会,并于日前在江源举行了研究会挂牌仪式。
2009年,江源区还组建了松花石产业发展办公室,以加强对这一产业进行长效监管和合理保护外,并积极申请"江源松花石、松花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集聚人气、扩大影响,江源区连续三年举办了三届松花石文化节和两届奇石博览会,大大提高了江源的知名度。目前正在举行的第三届松花石文化节暨第二届中国白山江源·长白山奇石博览会,共邀请参展商361家,其中外地展商200余家;邀请国家级赏石协会4个,省市级观赏石协会12个,国内著名赏石家和收藏家数十人。据了解,在博览会上,松花奇石和松花砚等产品大受欢迎,交易活跃。
(责任编辑:admin)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