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釉色多为乳浊状,滋润肥厚。以灰青为主,也有浅灰青、炒米黄、浅米黄,其中炒米黄油层尤厚。
3、炒米黄釉面布满开纹片,开片有大有小,大者深褐色,小者褐黄色,匀整清晰,故称“文武片”,或称“金丝铁线”,也称“鳝血”。
4、灰青、浅青的开片为黑色。
5、胎釉结合紧密,器表手感平滑,有奇妙的艺术效果。
6、制作精细,多施釉到底,仅圈足无釉。
7、开片纹路交错形成许多细眼者称“鱼子纹”,开片较细碎者称“百圾碎”。
8、胎质有瓷胎,也有澄泥胎。
9、一般采用垫饼垫烧,亦有采用满釉支烧的,此类器底可见到支钉痕。
10、器形以小件为主,少见大件,有贯耳瓶、胆式瓶、三足鼎、五足洗、鱼耳炉、立耳炉、乳钉五足炉、渣斗式樽以及各式盘、碗等,造型古朴。
11、有的器皿口沿微微外鼓,并非器胎外鼓,乃釉厚所致。
12、圈足不太规整,器壁看似平滑,手模则有不平感。端面较平整,但不宽。
13、因釉厚,常有缩釉现象。
二、辨伪:
自明以来,哥窑瓷器仿品极多。旧仿多青灰色,小开片。主要有炉、盘、碗和观音瓶、兽耳方瓶等,新仿多深黄色,虽布满黄褐色和黑色片文,但纹路紊乱,黑线不清晰,且釉面火气大,过于光亮。有的还刻有“官”字,实为画蛇添足。另外有的将圈足和器壁做得过于工整平滑,足端较宽,从而暴露了破绽。
三、官窑和哥窑的主要区别:
1、北宋官窑一般厚重,南宋官窑普遍较薄。
2、北宋官窑气泡较小,且密如胶状的云翳或冰雪,南宋官窑一类酷似北宋官窑,一类小而稀疏。
3、北宋官窑均是线纹,南宋官窑大多为冰裂纹,少有线纹,多是单线,个别是双色,主要是黄色、黄褐色,极少“金丝铁线”。
综上所述,基本可断定,北宋官窑实是哥窑,而南宋官窑才属官窑。
三、鉴定要点:
1、看胎,胎色和胎质是否符合哥窑瓷器的的特征,有没有“紫口铁足”。
2、看釉,釉色是否为乳浊状?是否滋润肥厚?开片纹是否匀整清晰,炒米黄有没有“金丝铁线”?胎釉结合是否紧密。
4、釉中气泡间含有残留的石英颗粒等物相。
5、所烧的产品均为小器,无论是瓶、罐的高度还是盘、碗的口径,通常都在25公分以下。
6、圈足不平整,器壁手摸有不平感,足端平而窄,
7、因釉层厚,常有缩釉现象。器口口沿微微外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