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釉上彩瓷发展较为缓慢,直到宋金时期才出现后世称之为红绿彩。将其称之为红绿彩是因为其主要用色为红彩和绿彩两种。
白釉红绿彩鱼纹碗
故宫博物院藏
红绿彩瓷作为彩瓷装饰的"鼻祖",起源于宋金,兴盛于元明,衰亡于明末清初,开创了釉上红彩的先河,为明清的釉上五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红绿彩瓷吸取民间年画的养分,以大红大绿民间喜庆活动的色彩为其基本色,画法则直接来自磁州窑所创造的白釉黑彩褐彩和铁锈花工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磁州窑中白地红绿彩瓷器数量,远比其白地黑彩瓷器少的多,制作是用毛笔蘸红、绿等低温颜料,在已高温烧制成的瓷器釉面上描绘花纹,纹饰一般有花鸟、鱼藻、诗文等,再置于800°C左右的炉火中低温二次烧制,所用彩料红、绿为主,有的夹杂黄、黑等色,明快艳丽,流畅生动,粗狂豪放,艺术效果强烈。
明红绿彩牡丹纹盘
故宫博物院藏
红绿彩陶瓷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生活器皿为主,如瓶、碗、盘等;一类是瓷塑神袛世俗人物造像,是红绿彩陶瓷中最杰出的代表
红绿彩瓷器开创了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的新风尚,也为后世的瓷器发展铺平了五彩斑斓的道路。
版权说明:图文来自网络,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