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官窑瓷的釉色(釉色是官窑瓷器技术和艺术上的最高追求)
A、主要是粉青色(极浅的蓝绿色)、天青,也有以月白、米黄、油灰、灰色、绿色、黄绿色色调。色取粉青为上,月白次之,油灰色之下。色青带粉红, 南宋官窑粉青釉花口碗(北京故宫藏品)
官窑天青釉冰裂纹镶铜边双耳炉 南宋官窑米黄釉渣斗

上海博物馆南宋官窑灰青釉贯耳瓶

南宋官窑月白釉鼓钉三足炉
C、具有良好的乳浊性和釉层丰厚的多次釉。 E、釉层滋润,介于丝绸光泽与“羊脂”般的美玉质感之间,鱼子纹的晶莹奇妙之处不可言传,却与“做旧”后的乌光质感绝然不同。
南宋官窑瓷的胎土
A、有黑褐色、灰褐色、灰色及红褐色等,但以黑褐色占大多数。
B、胎体较薄,施釉较厚。 C、胎质细腻坚致。
D、坯体的厚度仅为釉层的三分之一左右,坯薄釉厚。
南宋官窑瓷多有纹片
A、有大小开片(釉面上分布着长短、深浅不一的裂纹),亦称文武片。
B、纹片有疏有密,有深有浅,以冰裂纹等大纹层为主,所谓"冰裂纹"者,如同冰糖、云母一般,层层而下,多角形的开片,显白色的纹路,由于机会不多,较为特殊。 C、釉面出现的纹片原是一种缺陷,它由于制作过程中工艺处理不当,胎釉膨胀系数相差过大,使釉面发生裂纹,但我们的祖先巧妙地利用这种缺陷美,作为装饰瓷釉的特殊手段,使这种釉面纹路通过工艺的调整,控制裂纹的大小和疏密,形成纹片碎路,纵横交错,极不规则又在规则之中。瓷器烧成冷却的时候,收缩幅度大的胎体就会把玻璃质的釉层拉碎,釉面出现开片。 D、纹片形状有冰裂纹、流水纹、鱼子纹、百圾碎等,以冰裂鳝血纹为上,梅花片,墨纹片次之。 南宋官窑瓷的造型
A、品种包括很广,以陈设用瓷为主,有文房用具,也有日用器皿及装饰瓷,如尊、壶、琮、炉、瓶、碗、碟、洗、盏托、直颈瓶等。
B、器型多仿自周、汉古制。造型严谨肃穆,古风朴朴,又配以"紫口铁足"更显得风韵别致、古色古香。
C、造型端庄,线条挺健。
D、以小型器为多见,体积不大。
南宋官窑产品特征
一、修内司官窑
1、胎质细密坚实,有灰胎、黑胎、香灰胎、紫色胎,还有少量的灰白胎;
2、釉质温润如玉;釉色有粉青、天青、月白、米黄、蜜腊、青灰、浅灰、窑变、翠绿、黄、浅紫等; 3、器物以厚胎簿釉、厚胎厚釉者为主,簿胎厚釉较少,大都开具冰裂纹,也有鱼子纹和蟹爪纹,“紫口铁足”常见;
4、烧制方法有用支钉支烧的,也有用垫饼、垫圈、垫环垫烧的,支钉数量不等。
二、郊坛下官窑
郊坛下官窑址经50年代和80年代两次考古发掘,已知坐落在今杭州市南郊乌龟山。
1、前期瓷品薄胎薄釉,后期制品薄胎厚釉。 2、施釉工艺也与前不同,先在器物内部施釉,干燥后将外面坯体削薄,然后再多次施釉烧成。
3、釉以粉青色为最佳,晶莹润泽,犹如美玉。
4、釉面多有纹片。 5、器品也是紫口铁足。
6、古朴刚劲,淡雅蕴趣。
仿品特征:
1、宋代龙泉窑仿得最像。
2、明、清仿品一般来说釉层较厚,底部有本朝的款识。
宋至明 仿官窑青釉胆瓶
明代的仿品看,一般胎色较白,即便是仿紫褐色胎也是在白色瓷胎外面深色使然。
清末仿品的造型和釉色比较逼真,但它的釉色过于失透,没有光釉,开片则显得呆板;雍正朝工艺之高,甚到连乾隆皇帝都不辨真伪。
3、现代仿品是现代工艺成型,胎体过于坚硬,重量一般比真品要重。有时也有一种深色胎,但质地粗糙,是机器制作而非手工制品。

现代仿官窑铁足
现代模仿紫口
A、釉光“贼亮”,开片太新,没有被自然腐蚀的痕迹。有的开片是故意做出的,且有用化学药水腐蚀后留下的均匀的痕迹。

B、人为的土沁斑浮在表面,有的器皿口部爆釉的现象是人为敲击所致。
C、仿品的釉层都不似原件那样肥厚滋润,变得较薄,有的还趋于透明,釉面的开片极不自然。
D、造型上往往出怪品种,基本上失去了宋代特有的秀美,而显得粗笨。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