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器,因它的釉料配方有它的时代特点。青花彩料有国产的,也有异域进口来的,元青花文饰用料多数为国产钴料。元朝初产青花瓷器时,是用国产青花钴矿料,有江西本地产的,又有广东产,后有浙江绍兴,金华产的。经加工精制后的国产青花钴矿料,高温中成色的耐火色阶幅度窄,呈色的最佳效果所需的温度难以控制。窑温高点或低些,青花发色都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正常情况下青花呈色蓝艳中偏灰。但在高温窑中,除了江西上高(古称瑞州) 的“石子青”易飞散外,其他地方国产的青花钴料不易飞散,故用中国产的青花钴彩绘瓷器,纹饰线条较清晰,线条晕散的品种也少。国产钴料多用于民窑器及出囗民窑器上,但不等于官用噐没用。
进囗“苏麻离青”,也有称“苏麻勃青”。苏麻离青来自中东地区伊斯兰国家,也是一种钴矿。苏麻离青在高温中成色耐火温差幅度较宽,瓷器上的青花发色艳丽,火候较昜掌控。
苏麻离青虽呈色优良,发色艳丽,但是含多价鉄的特殊性,在一定的高温环境中,在胎釉间发生了一些特殊形象的化学变化:青花会晕散、青花纹饰中有深色凝聚点与块,称“铁锈斑”,器物青花纹饰上有铁锈斑的地方釉面下凹,青花纹饰线条中也常会出现一些深色点,这些都是用苏麻离青彩料彩绘的青花瓷器釉面上的特征。苏麻离青钴料来之异域,价值昂贵,元青花瓷器用此彩料上彩的数量占的比例较少。

外域来的青花钴料,如不再经过细加工提纯,彩上瓷器后烧出的青花图案纹饰会出现晕散不清晰。杂质多的,纹饰会过于晕散,图案更加模糊不清,青花浓处也会使平滑的器物釉面下凹更严重,这些缺憾,反而给中原文人所称奇接受。当时的文人多数是汉人,汉人习惯了纸上绘水墨画。纸上着墨,墨色在纸上明、暗,晰、晕发挥得淋漓尽致。苏麻离青彩料在瓷面上施画后烧出的效果有如纸画,此特点使文人大加赞扬,上层社会也就付风雅接受。以苏麻离青为墨,瓷面为纸,使元青花瓷绘画风格潇洒豪放,笔法流畅自如,层次简繁任意,不区格调,元青花瓷不愧是中国古代不朽的艺术瑰宝。

“苏麻离青”因为至今未发现史料记载:中国元代瓷器应用、引进始于何时,来之国外何地?元代中期至末期,明代永乐、宣德早期郑和下西洋,除这些历史时段生产的瓷器青花纹饰上,有出现苏麻离青彩料外,其他朝代少发现用苏麻离青彩绘的青花瓷,明中后期逐渐消失了这种青料。整个清代没有苏麻离青彩瓷出现。进囗苏麻离青钴料官瓷多用,民用瓷器也有用到,但是较少。
苏麻离青引入应用后,元青花瓷的青花发色有更艳丽更稳定的可嘉效果,因为有进口青花料,元代青花瓷的工艺技术更加精湛,更能讨国内外贵族的喜爱、珍惜。

瓷器彩绘苏麻离青较容易把蓝艳色彩烧出来,增添了器物的亮丽。然而,苏麻离青产地太远,可得而不可常续。在用料消耗上“工匠之弊,又不可胜防也”(清朱琰《陶说》)。实际上,元代不论是官用或民用器的青花瓷,其青花彩料来自多个地方: 国外进口来的苏麻离青;国内江西丶广东丶浙江等地本国产的土青。另者,据伊朗国家博物馆对馆藏中国14世纪青花瓷,和伊朗自己产的青花瓷器的胎、釉进行PIXE技术测试,结果证实部分器物的青花纹饰根本不含钴!其蓝色为铝、硅、钠、硫复合矿物色料。或许是用青金石(成分为:铝、硅、钠、硫,近似现代的群青)粉末作颜料。故元青花器上的各种青花纹饰发色的效果有多种,有艳蓝如蓝宝石,也有灰蓝,暗蓝,浅白灰蓝等各种发色效果都存在。纹饰图案,有线条严重晕散的,也有不晕散的,而轻微晕散的现象比较多。

进口苏麻离青彩料用于瓷器上:在一定的窑温;瓷釉配方的成份组合;青花彩料中的铁元素存在;窑火中烧成(物质化学反应)时间的长短;成品在某种环境中经历的年代等等条件促合下,苏麻离青料彩绘烧成的青花瓷纹饰中必然有铁锈斑形成,状如浅海中沙滩岛,在不同胎釉的元青花瓷的纹饰上,青花纹饰深浓处及铁锈
斑中就会形成了两种独特的现象:有闪银亮的丝网纹或有不规则的银亮线圈围绕赤色的铁锈斑块。

第一种现象:此现象有两类形瓷。第一类:当青花瓷器胎貭较粗较松(观察其底足露胎处),并偏白或偏灰白;有的微微泛火石红,淡淡的似有非有,有的火石红浓厚成片状,琢器底足露釉处的胎体少见有砂孔;另一类:底足露胎处胎貭粗而硬,整个足底有砖红色火石红,感观虽然感觉粗些,但手摸不划手。上二类瓷噐胎体是用安徽祁门瓷土,渗合饶州本地瓷土烧造的器物。百倍显微镜观察青花深浓处及鉄锈斑处,有银色闪亮的细丝线组成网状纹,或似树根状,或似渔网状,多而明显,统称“丝网纹”,如(图200)。

第二种现象:当青花瓷器的胎质地白而细腻、密实、坚硬,这种琢器足底留下的孔隙较多,底足露胎少见火石红。这是单一用祁门瓷土的器物。百倍显微镜下,浓青花中的铁锈斑是赤黄或竭色的不规则结晶花,一条闪亮的反谢银线把铁锈斑有距离地圈住,成为其花边,如(图201)。这种青花瓷鉄绣斑中较少有丝网纹的形态出现,只有个别铁锈斑处依稀有发现。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