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书画 吴冠中 专访 上海 收藏 北京
 
  主页 > 瓷器陶艺 >
 

苏麻离青料的进口史:元朝、明朝永乐、宣德青花瓷上的应用

时间:2022-02-22 10:09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点击:

元朝窑、明朝永乐窑、宣德窑的青花器,有一大部分所用的青花彩料钴,是国产的,并不是全部进口的“苏麻尼青”(也即“苏勃尼青”)料。

每个时代的统治者都一样,只有得到了天下后,才会去考虑它已统治的整个社会工业、农业的正常生产,才会去促进工农业的发展。元朝也一样,它统治了中原,安定了社会后,才会去想景德镇的制瓷业,才会去把他所要的瓷器上的花纹改变成蓝色(青花瓷),而使它的色彩更受民族的喜爱。所以,用进口的青花彩料苏麻离青所绘的元青花瓷,只能是出现于元代中后期。元代的存在97年,在延祐朝之前,元青花瓷器还没发现有用进口苏麻离青料彩绘。因为蒙古民族在入统中原之前,他们没有烧造高档瓷器的传统。或严格地说,他们没比景德镇好的制瓷工艺技术或原材料。他们对青花瓷的工艺了解较疏,故而对进口钴料的应用也必然推后。

近代对元瓷用进口苏麻离青彩绘的完美漂亮的青花器,经考古研究,只在延祐时代以后才出现。至正时期是元青花工艺技术发展最成熟时段。

到了至正末年,元朝将亡,元、明在双方争夺天下期间,景德镇外销瓷生产停止,国外来料加工瓷器。

那时,不是有陆上丝绸之路吗?是的,在还没有郑和下西洋时,元朝时代不但有海上丝绸之路,还有陆上丝绸之路,然而,在元代灭亡前奏,西边各民族因不满元人高压的统治不断起来反抗,随着社会的动荡,盗贼也增多,商贾难以应对。元朝灭亡,为了生存,遗存的元代官兵从中原流窜到通往西域这-带地区,盗贼对商贾抢劫是常有之事,中原通往西域整条陆上贸易线就瘫痪了。特别是在朱元璋灭了蒙古宗主国元朝后,蒙古族中又一个杰出领袖帖木儿,出现在中亚细亚的“察哈台汗国”,统治了整个察哈台汗国家,控制了整个中西亚,要与明对抗。那时期,明朝也无意打通原有的陆上贸易通道。

再说,从景德镇到中南亚的伊拉克、伊朗等地方千里迢迢,在社会动乱的背景下,如果成功地拿来苏麻离青,用在瓷器上成本很高!钴料不是中国没有,中国的瓷业历来用的是中国自己产的钴料,进口的钴料又不是必要的不可代替的材料。

所以,历史的现实告诉我们,明洪武到永乐前期的青花瓷器是少有用进口的苏麻离青上彩的。

朱棣在皇位之争中,灭掉了他的侄儿建文皇帝朱允炆,于1403年坐上皇位,当上新的皇帝,朝号改为永乐。内乱平息后的永乐皇帝,为了彰显永乐朝的国威,为宣示威德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历史赋予他的一个伟大的创举:永乐三年九月第一次派三保太监下西洋,贿赂各国,恢复与外界交往,促进对外贸易。瓷器又开始有了用进口苏麻漓青彩绘。按历史的现实,再用进口苏麻漓青彩绘瓷器,最早必是在永乐皇帝第二次(在永乐七年己丑)派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以后才带进来(1409年7、8月后)。也许有人会说,苏麻离青在明代的应用不应该等到郑和第二次下西洋后,才出现在永乐瓷器上。

三宝太监第一次下西洋是永乐三年乙酉(1405年7月)至回到京城已是永乐五年丁亥(1407年7月)。来回整整历经二年。第二次奉旨下西洋是在永乐五年丁亥(1407年10月)。回来时已是永乐七年己丑(1409年10月)。第一次只能是探路,第二次后才是真正搞货源需求的贸昜。

郑和在永乐年间六次奉旨带领了庞大的船队下西洋,打开了被朱元璋禁锢的通往异域的海上航线。海上丝绸之路又在永乐年间恢复了通商、对外交往。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后才有可能带来了苏麻离青,这才是当时的现实情况。永乐时代瓷器能真正用上苏麻离青那应该是在1410年以后的事了,也即在永乐八年以后才可能用上。直到宣德即位。郑和第七次下西也停烧了,进口钴彩料“苏麻离青”也没法进口。那时朝廷苏麻离青彩料应是库存无多,近于中断。王朝要亡,谁管这些杂务。但天下乱虽乱,为官劳作的窑工们还要过生活,百姓被战乱打掉的器物还需补充,瓷器是他们的日常用品,为官用也好,为民用也好,窑场的制瓷业是没有停下来的。跟着蒙古族喜爱的贯性,己习惯了用青花瓷的百姓,对国内青花瓷的生产起着促进作用。进口青花彩料己少,国产青花料当然代替了进口青花彩料,被广泛用在彩瓷上,因国产彩料易得到,彩瓷成本较低。

朱元璋灭元,建大明洪武朝于1368年,至建文帝,到1403年永乐帝朱棣称帝止,共三十五年。元亡后,洪武帝朱元璋致力于建国后清除异己,为子孙顺利接班继续统治中国为大计。国内虽安定,而中国外围地区在异族管辖下战亊还不断。明初洪武时期对外的传统贸易处于中断,产于异域的上顶青花瓷彩料没有了进囗。瓷器的出口及苏麻离青的进口量降到近零点。这时进口的苏麻离青在瓷器上的应用除了原有库存一点,绝大部分瓷器就几乎没有用上。致使在这阶段用苏麻离青料的青花瓷很少。因为如此,我们今天发现有用苏麻离青料上彩的洪武青花瓷就较少了。洋己是宣德时代了(1430年宣德五年庚戌到1434年宣德九年甲寅回国),也是最后一次。宣德早期官窑青花瓷器多用进口苏麻漓青,中期以后,瓷器上的进口苏麻离青彩料减少,青花彩料只好参和国产而用,后期多以国产为主。进口苏麻漓青彩料到宣德朝逐渐消迹。外域来的钴料——苏麻漓青辉煌的时代宣告结束,此后明几代虽有发现也是零星。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怎么判断古陶瓷的老化程度? 下一篇:元青花综合特征归纳:四种类型的胎、釉、纹饰、青花发色
   
  特别推荐
清三代珐琅彩瓷的鉴定要领和鉴定标准
瓷器实质鉴定:怎么分辨传世、出土、出水、赝
瓷器上的重大纹样之一“菊花纹”
元明清釉里红瓷器的兴衰成败
传世和出土瓷器的辨别:原来就这么简单
元青花(苏麻离青彩料瓷)鉴定(三):鉄锈斑
元青花(苏麻离青彩料瓷)鉴定(二):瓷土和
元青花(苏麻离青彩料瓷)鉴定(一):釉层气
元青花真伪难辨,简谈元青花不可仿的几个关键
元青花综合特征归纳:四种类型的胎、釉、纹饰
 
  本月热点
舞动汉风—徐州驮篮山汉墓的乐舞
瓷器鉴定秘诀之一-瓷器上的蛤蜊
五毒是什么?故宫博物院收藏万历
民国景德镇瓷器上的款识
未来哪些瓷器价格会上涨?
明成化御窑瓷器款识图解,能收藏
明清紫砂壶价值严重低估,陈鸣
瓷器舞台上的“青衣”与郑和
古瓷鉴定之瓷器气泡衰变
白玉瓷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