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遗址幸欣逢,十里窑坊举夜灯。黄堡陈炉星月逝,华光青釉熠辉生。”

南有龙泉瓷,北有耀州瓷,既然提到青瓷,那就不得不提到代表了我国号称两宋时期最高艺术成就的耀州瓷。耀州窑创烧于唐代,主烧黑釉,白瓷釉,历经五代发展后,开始主烧青瓷,并于北宋时期达到鼎盛,金元时期续烧,止于弘治到嘉靖年间。耀州窑窑址位于陕西铜川,以黄堡镇为中心,沿漆水河流域分布数个窑场,号称“十里窑场”,因宋代隶属耀州府管辖,故得名耀州窑。
五代 · 耀州窑花式盌
北宋耀州窑青瓷胎体坚薄,呈现灰白,釉色匀净,青中闪黄。元丰七年所刻的德应侯碑中,对耀州瓷有这样的描述:“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方圆大小,皆中规矩。……击其声,铿锵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 由此不难看出,耀州瓷不仅精美绝伦,烧制水平于当时也是可见一斑。
北宋 · 耀州窑划花莲纹碗
初期的北宋耀州窑,刻花相对草率,大部分留于器面。直到北宋中期才开始采用刻划结合的手法,使得线条流畅奔放,排列有序的同时又繁而不乱,达到了浅浮雕的装饰效果。而到了晚期,印花则更上一层楼,线条纤细,不仅布局严谨对称,纹饰也越发精美,包含波浪,飞鹤,游鱼等等,将青瓷温厚含蓄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
北宋 · 耀州窑刻花叶纹瓜棱罐
耀州青瓷风格独树一帜,呈皇室,赠外使,不仅上贡朝廷,甚至远销海外,沿着陆上与海上走出国门,西边的阿曼,埃及,东边的朝鲜,日本,以及南边的越南,斯里兰卡均有耀州瓷的文物出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当之无愧的闪耀明珠。
直至今日,耀州窑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我相信耀州瓷的故事不会就此结束,希望不久的将来,人们还能再次一睹“十里窑厂不夜天”的盛大景象。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