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民窑普品,几乎没有什么收藏价值。例如,下面这只清中期豆青釉五福捧寿的盘子,即使今天,完整器价格也只有小几千元。客观地说,它的价格还不如占地费贵呢。北京二环边上的住宅,建筑面积均价每平米6万元,一个盘子约占地一平方英尺,占地费就高于盘子的价值了。但是,业余收藏爱好者却不得不买一些这样的普品,用以了解那个时代。
乾隆晚期,明砂高龄土用尽,开始采用李黄高龄、大周高岭和星子高岭。也就是说,乾隆时期的瓷胎应该用四种不同的外观状态。据我们观察,不管哪位专家或行家,并没有能力判断乾隆及以后的瓷器胎骨用的是那种高岭土。这与玉器行业相比具有明显差距。玉器行业的专家或行家能够准确判断籽玉、山玉、青海玉、俄罗斯玉和韩玉。
不过,瓷器行业的行家却能判断是老底还是做旧底。按照我们的理解,老胎具有一定的拒水性和拒油性,污垢很难紧密地、完全地沾满瓷胎。换句话说,老胎具有一定的油性。民窑瓷器的胎,有些研磨得不够细,存在一些粗颗粒,但是胎骨出油的状况始终存在。
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侧光看豆青釉的釉面,呈现均匀的、涟漪状的小皱纹。据说,乾隆豆青釉的胎釉结合部的锯齿状已经仿制出来了,不过还没有听说小涟漪纹在被仿制。
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的情况下,不能判定某件事情成立。所以,还是要找一眼开门的乾隆豆青釉瓷器作为例子。“爬不如蹲,蹲不如立”,碗盘类被认为是爬件,罐缸类被认为是蹲件,瓶尊类被认为是立件。其实这很容易理解,与传世量有关。碗盘类大量使用,每家每户都有几十件,传世量必定很大。罐缸类虽然是实用器,不过每家每户用的数量却大大减少,传世量要少得多。而瓶尊类属于陈设器,只有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家才会使用,传世量就更少了。所以,我们要找一件蹲件。
这种作为标本的瓷器,我们尽可能选用残破器。一方面是为了节约成本,二方面是为了获取辅助证据的信息。我们注意到,有些行家是能够准确判断老锔的特征的。沟通是很重要的,能够拿一些别人熟悉的辅助证据进行交流,也不失为一个沟通点。这件五福捧寿豆青釉大罐是老锔瓷器,有经验者一眼就能看出,这是流行于山西一带的锔子。
侧光看豆青釉的釉面,还是呈现均匀的、涟漪状的小皱纹。
顺便看到的是那种手工研磨青料的粗颗粒。这件豆青釉大罐的青花与上一件豆青釉盘子的青花有所不同,这件是煅烧法提纯的,上件是水选法提纯的,这件发色艳丽、很少结晶斑,上件发色深沉、较多结晶斑。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水选法与煅烧法并存在民窑的历史。
乾隆豆青釉官窑瓷器是比较稀罕的品种了。像收藏界所有官窑瓷器一样,见得越少,价格越高,越容易受到怀疑。古玩圈外人士反而会赞叹这件花盆的精致。
这种小花盆属于陈设器,主要用于文房。瓷器花盆实际上是套盆,直接用土养花会烂根的。官窑器设计水平较高,下面那个盆托的设计高度很有讲究。我们从实践中发现,多浇水也没事,多余的水会从盆托边缘溢出,这样就不会烂根了。我家的花一直养不好,可能是水浇得太多了,只有那几件官窑花盆养的花能够活很长时间。
侧光看豆青釉的釉面,呈现均匀的、涟漪状的小皱纹。民窑与官窑的差别,在于瓷土研磨得细不细、淘洗得干净不干净,做工精细不精细,但是豆青釉的配方、柴窑烧成气氛等却差别不大。
耿宝昌的年代,乾隆豆青釉鉴定点是胎釉结合部的锯齿纹,现代人已经不认这个鉴定点了,那么小涟漪纹认不认呢?至少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在仿制小涟漪纹。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