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其中三千年都贯穿着陶瓷文明,中国的文明史更是与制瓷史难舍难分,中国作为全世界第一个烧出瓷器的国家,不仅其品质领先全球,瓷器的种类更是让人眼花缭乱,长达数千年的制瓷史上,祖先们用智慧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瓷器制作工艺,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釉里红的创烧。
作为可以与国瓷青花媲美的瓷器种类,釉里红因其独特的釉色呈现,或浓或淡的渲染让人难以抗拒,或是浓艳娇媚的大红,或是端庄大气的深红,或是清冷美颜的淡红色,皆让人对其神秘的釉色呈现所折服。
从现有史料来看,釉里红最初应该是创烧于元代时期,但其鼻祖应是唐宋时期的铜红釉,逐渐发展改良成为后来的釉里红瓷器。特别是北宋钧窑的玫瑰红,海棠红等釉色的烧制成功,为釉里红的创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与青花瓷不同的是,青花自元代烧制以后便没有间断,而釉里红的烧制大多数都呈现阶段性,有很多时期它是不烧制的,甚至是断烧的,因此有很多人都对釉里红这种工艺不够了解。
其实,细究起来,釉里红的出现是要早于青花瓷的,但其知名度却远低于青花,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釉里红的制作难度大,对温度的要求极高,也就导致在烧窑过程中废品率过高,能够保存下来的比较少。
其次,便是在釉里红烧制初期,元青花的市场比较广泛,发展力度大,在此冲击下,釉里红缺乏充足的市场需求以及统治者的政策支持。加之,釉里红烧制难度大,费时费力却难以成型。因此,在元代时期,釉里红的数量极少,可谓凤毛麟角。
那么釉里红又是如何烧制的呢?导致废品率如此之高?
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釉里红的烧制过程。釉里红的制作是将铜元素为呈色剂的矿料绘制于瓷器表面,后施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入窑在1350℃以上的高温还原气氛中一次烧成。
在烧制过程中,因铜离子对温度的感触十分敏感,在窑炉中一旦火候达不到,将会呈现出黑红色或灰红色,火候稍过会导致铜离子直接高温挥发,从釉层中逸出,呈现特有的飞红现象或褪色,导致纹饰不连贯,缺乏美感。
而能够烧成完美的釉里红的温度差仅仅在标准温度上下10度左右,而在当时那个年代,窑炉内的温度没有专业仪器测温,全凭烧窑师傅凭借眼力观察。想要在1300多度的火焰里看出一点点温差是非常困难的,只有经验非常丰富的烧窑师傅才能够判断出来,也就是这1%的温差决定了釉里红的生与死。
而在历史上各个时期中,唯有元代,明清三个朝代充分地烧造过釉里红,其它时期则非常罕见。元代作为釉里红的创烧时期,其烧制技术并不成熟,存量也比较少。而明清时期则是釉里红瓷器的巅峰瓷器。
明代釉里红大量烧制,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统治者对于正红的偏爱,明代时期,统治者将红色视作比较正统的颜色,釉里红多变的釉色恰好迎合了统治者的喜好。
自古中国有“上有好者,下必是焉”的传统,得益于统治者的推崇支持,釉里红在元代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不仅烧制技术得到了极大的进步,摆脱了元末那种黑红、粉红的晦暗色调,色泽也开始逐渐清晰鲜艳。存量更是超过青花,逐渐处于主导地位!
清朝时期,釉里红的发展可谓达到了巅峰,不仅烧制出的釉里红瓷器呈色纯正鲜亮,而且还创造性地烧制出了“青花釉里红”相结合的瓷器,这种以青花和釉里红为基础的结合,既有青花青翠品澈、幽靓素雅的特色,又有釉里红瑰丽而沉静、艳媚而不浮躁、热烈而又含蓄的特色。
这种创造性的烧制也形成了青花釉里红所呈现的青红相间、冷暖相衬、动静相映的审美特征,这种在同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铜和钴绘制的工艺,可谓精彩华美之至,也价值非凡。
时至今日,随着制瓷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化工艺的快速发展也更有利于釉里红工艺的烧制,但相比于其他工艺烧制难度依旧很大,但这并不影响瓷友们对它的喜爱。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