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甜白”釉 是在洁白的瓷胎上施以纯净的透明釉,经窑火烧成后白度很高,给人以“汁水莹厚如堆脂,光洁如美玉”的甜蜜之感,后世遂以“甜白”的美称命名。其足边或刻花装饰的某些部位积釉处呈冷青色,主要是因釉料中的铁成分与氧结合所致。
喜欢精品文玩的朋友,请加美女微信交流
永乐白釉瓷器胎体极薄,有的达到“半脱胎”状态,胎体通过光照可透见器身的纹饰和款识,制作工艺高超。器身饰有暗花,朴素雅洁。造型上多样化,除盘、碗外,还有大小鸡心碗、梅瓶、玉壶春瓶、罐等。1982年在景德镇发现的明代残瓷窑及御窑废品堆积处,出土有盏托、钵、烛台、烛插、花浇、折沿盘、军持、爵、鱼篓式罐、大茶壶等,多数与同期青花造型相同,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永乐“鲜红”釉、宣德“宝石红”釉:红釉瓷器初创于元代,明永乐时日臻成熟。永乐红釉瓷呈色红艳,故称“鲜红”。宣德时红色釉更加浓重,像红宝石一样瑰丽,被誉为“宝石红”。根据红色的深浅及用途,又出现有“霁红”、“祭红”、“积红”等名。
红釉与釉里红都采用氧化铜作呈色剂,在还原焰中烧成,但两者的工艺过程不同。釉里红为釉下彩绘,而红釉则是在坯体上施铜红料而成,且红釉中所需的铜红料仅是釉里红料的数十分之一。铜红料对烧成条件的反应非常敏感,因氧化铜在高温下极易挥发,稍有差异就会出现深浅不同的色调,因而成品合格率少。遗存至今的永乐、宣德红釉传世品,一般都是经过挑选供宫廷专用的精品,十分珍贵。
永乐时期的红釉暗花高足碗,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故宫传世品中仅有2件,为稀世珍品。1件通体施满红釉,胎体轻薄,无纹饰;另 1件碗外壁施满鲜红釉,里部施白釉划刻云龙纹饰,碗心刻一葵花,在花心内刻篆书“永乐年制”款识。
青釉有以下三种釉色:
(1) 翠青釉:这里永乐仿龙泉釉中呈色较浅的一种,为永乐朝独有,其色泽光润,青嫩如翠竹而得名,翠青釉的玻璃质感较强,釉中隐含密集的小气泡,制作极为精细,传世品稀少。器型多为三或四环的小盖罐,高足杯罕见,器内外光素无纹,通体施翠青釉,近来发现有“堆花”装饰的云龙纹翠青釉高足杯标本,证明光素器以外,还生产过少量带花纹的器皿。鉴定永乐翠青釉主要有两点:一是下部色深处釉厚,二是釉内气泡密集。
(2) 冬青釉:这里永乐仿龙泉釉中较深的一种,创始于永乐年间,以后各朝多有烧造,特点是青中闪绿,苍翠欲滴,永乐时期的器物造型有罐、碗、高足杯等,釉层肥腴,釉内分散有许多小气泡,有光素器,也有装饰花纹的器物,鉴定永乐冬青釉主要看两点:一是口沿闪白,微露胎骨,二是垂流现象。
(3) 影青釉:从出土文物看,影青瓷不是作为主要品种生产,数量和造型较少,所见器物仅碗一种,鉴定永乐影青瓷有三点:一是永乐影青瓷胎与宋元影青瓷相比,玻璃质感较强,故透影性强;二是其釉层较肥腴,且釉内攒聚较大、较多的气泡;三是装饰方法多在外璧刻花,常见双勾缠枝莲,上结莲形纹饰,所刻花纹线条积釉,青中含灰,凸显出纹饰的清灵秀美。
宣德色釉瓷 宣德时期的红釉瓷器,制作工艺进一步创新。其特点是在器物的口部及凸棱部位露出纯净的白釉边线,有如灯草一般,故称“灯草边”或“灯草口”。它是铜红釉在烧制过程中通过化学变化形成的,古代匠师就利用这一变化,作为瓷器的美丽装饰。如红釉菱花式洗,通体由10个花瓣组成,花瓣的间隔线凸起,全器的里外壁均满施浓郁红釉,间隔线及口边均露透明的白色釉,红白相映,宛如一朵盛开的鲜艳菱花。
红釉:宣德红釉器是在永乐红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为明代红釉巅峰之作。此时器物的胎比永乐朝厚。据史料记载,宣德以后红釉很少烧成,正德时期虽然力图振兴,但收效不大,到嘉靖时只能用低温矾红彩代替,直到清康熙时才重新烧出类似宣德红釉的郎窑红。正因为宣德红釉瓷器难烧,数量少,所以十分珍贵。宣德器物色泽深,胎厚实,宣永红釉差别不大,鉴定其真伪、年代的主要依据是桔皮纹、自然的牛毛纹和器物多署款识。
宣德红釉瓷器还有的加金彩装饰,更增加了单色釉瓷器的新光彩。主要造型有盘、碗、僧帽壶、菱花式洗、莲花瓣小壶、描金龙纹盘、描金龙纹碗等。1982年景德镇发现的明永乐、宣德时期的残瓷窑及官窑废品堆积处,出土了红釉钟式碗、暗龙纹带盖梅瓶、水仙盆、钵等,均是传世品中少见的品种。
白釉:宣德时期的白釉瓷器较之永乐朝的甜白釉瓷器,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不像永乐朝与宣德朝的青花瓷器十分相近,一直有“永宣”不分之说。宣德时期的白瓷,多是宫廷祭祀或是饮食器物,鉴定其是否有鲜明的朝代特征,如有无密集的小桔皮棕眼,即“桔皮纹”,如有则为宣德器物,另外此时白釉多署本朝暗刻款。
蓝釉:宣德蓝釉又称“宝石蓝”、“祭蓝”等,是继承元代的传统品种而又进一步发展的制品,对后世蓝釉瓷器的生产产生了很大影响,清康雍时多仿宣德宝石蓝,但仿制仍不到位。鉴定宣德蓝釉器物的主要依据是:一是口沿“灯草口”;二是底釉积釉处泛青灰色;三是侧光斜视,釉面有大小不同的桔皮纹。
冬青釉:无桔皮纹,多无气泡,多有款识,器物多为菱口小盘,款识用青花钴料写于盘内心。
酱釉:又称“紫金釉”,为宣德仿宋代紫定的制品,色分深浅,有桔皮纹,多见水仙盆等物。清代康、雍多仿制,宣德时制品与康、雍时的仿品最大区别在于,通过釉面磨损的地方可以看见,宣德酱釉下面有层黑釉,而康、雍时的仿品则没有。
黄釉:有两种上釉方法:一为在涩胎上直接上釉;二是白釉上再上低温黄釉烧成。宣德朝黄釉多用第二种方法,多为盘、碗器物,黄釉泛桔皮纹为鉴定关键。
仿汝釉:宣德首创,明代除成化以外都无此产品,直到清雍正才有这类制品,与宋汝窑很不相同:一是器型为宣德时代特征;二是釉色用钴成色,而不是宋汝窑的铁;三是署本朝年款。
仿哥釉:其釉不太光洁,略有油腻感,也有桔皮纹,但无“金丝铁线”和“紫口铁足”的特征。鉴定时多观察器物造型是否具有宣德朝厚重浑圆的特点。
仿钧釉:宣德首创,底部多为成化朝时的“糊米底状”,器型多为本朝的盘、罐,无“蚯蚓走泥纹”和无“龟背纹”为鉴定的要点。
青金蓝釉:也称“洒蓝”,以前多认为其为高温釉,通过实物调查可确定为低温釉,此为鉴定其时代特征的要点。
成化色釉瓷
仿哥釉:成化仿哥釉较之宣德仿哥釉,仍微带有桔皮纹,但釉面的亮度大大高于宣德仿哥釉,所属的本朝年款也很有时代性,以上几点都可作为鉴定依据。
白釉:无桔皮纹,白度较宣德白釉更向灰发展,多见碗,足高深,口沿圆滑不锋利。
红釉:与宣德红釉一样,有明显的桔皮纹,署本朝年款,如盘、盘心微凹陷。
黄釉:多见碗、盘,圈足较宣德、弘治朝都高,足的宽度较宣德时缩短,黄釉十分浅淡,往往能透过黄釉看到下面的白色胎釉,多署本朝六字青花双圈款。
蓝釉:成化时的蓝釉瓷器,多数为小件的盘、碗,蓝釉往往泛黑色,个别有“桔皮纹”现象。
酱釉:此为前朝制品的延续,有别于前朝制品,酱釉是凹于釉面的,此为鉴定依据。
弘治色釉瓷 弘治“娇黄”釉 黄釉用含铁成分较高的天然磁石赭石为着色剂,烧成温度稍高于850~900℃。此种釉瓷器在宣德时期已经烧成,但釉色不够纯净,以弘治黄釉最佳。因呈色淡而娇艳,釉面肥润莹亮,故有“娇黄”之称。由于这种黄釉瓷器是用浇釉的方法施釉,所以也称作“浇黄”。
明代施黄釉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施于无釉的烧结瓷胎上,另一种是施于白釉瓷器的釉面上,传世品中大量的黄釉瓷器是后一种,但万历时期的黄釉则是直接将釉挂于坯体上。由于上釉的方法不同,所以釉的色感、质感也就不同。 弘治黄釉淡雅纯正,质感好。以后各代颜色逐渐加深,万历时期尤甚,且质感较差,釉中还有极微细的丝状纹。 弘治黄釉器主要造型有双耳罐、牺耳罐、盘、碗等,有的还加上金彩纹饰,增加了艺术效果。
黄釉:我国传统低温黄釉是一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以氧化铅为助熔剂的颜色釉。从汉代开始,历代多有烧造。明代以前的低温黄釉均施于陶胎上,且色调多为黄褐色或深黄色。明代景德镇生产的低温黄釉瓷器则为瓷胎上挂釉,呈色深浅略有不同,但基本上趋于明黄色。
自明初至明末万历年间,未停止生产过,到弘治时,低温黄釉的生产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弘治黄釉较宣德、成化颜色要鲜亮,且深不少,较之正德黄釉,则又淡一些,属于深浅适中。此时的黄釉多施于盘、碗上,圈足较宣德、成化时期明显变矮,并且向底内收,胎釉交汇处往往有一丝较为浅淡的火石红,另外盘碗之底釉多呈现如湖水绿色般的青灰色。
蓝釉:多见于碗、盘上,另有尊、爵器皿,此时的蓝釉较成化时期肥厚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无桔皮纹,蓝中泛黑的程度较成化时更重,往往一眼看去黑色的比重大于蓝色。另外盘碗的圈足较之前朝,也相应缩短,向底心内收,仍不时有凹陷的现象。
茄皮紫釉:此为继承并发展中的优良瓷器品种,多数呈黑紫,紫微发亮,见施于盘上,其余特征与黄釉差不多。
白釉:多为碗,胎体较成化时更薄,釉色白中泛青,平净光洁,圈足矮。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