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是人类"瓷文化”的发源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抟土成金,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而今天,我们要说就是这有着名瓷之首的钧瓷。钧瓷自古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片”之说.它独特的窑变艺术,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艺术特点广受陶瓷爱好者喜爱。

它始于唐、盛于宋,是世界上唯一的高温变釉,以自然窑变、五彩斑斓独步瓷林。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条件下烧制出窑变铜红釉,并由此繁衍出茄皮紫、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玫瑰紫等多种窑变色彩。

这种自然窑变瓷的成功,不仅是对中国陶瓷史的贡献,也是对世界陶瓷史的贡献,这个贡献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都是辉煌的。
只是在金人入侵后钧瓷开始走向下坡,明万历后长期停产。清代康、雍、乾三朝和清末民初虽有仿制,但都未成功。

直至进入20世纪50年代,钧瓷才获得新生,并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而这样神奇瑰丽的钧瓷釉色,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