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家钱钟书说过:“在中国文化史上,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但都得数到宋朝。”
宋室南迁后,龙泉窑器型丰富多样,依皇家的艺术品味而造。其釉色莹润,种类有碗、盘、杯、盏、茶托等等,其中每一种产品又有不同的形式,如瓶有凤耳瓶,梅瓶,龙瓶,虎瓶,穿带瓶,菜形瓶以及仿古的琮式瓶、贯耳瓶、纸槌瓶等。
许多的瓶器各具特色,名字记不清,也就对不上号。那么,古人是如何给瓶器命名的?
简易识别宋代花瓶,一看部位,二看特点,两者结合即可。比如瓶口,口小的叫小口瓶;口跟脖子一样大的叫直口瓶;口比脖子粗,口缘外撇的叫撇口瓶,简单又好记。比如部位形状,龙形叫龙耳、凤形叫凤耳,两只对称的管状耳则叫贯耳瓶。
宋龙泉窑青釉贯耳弦纹瓶—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经典器型的花瓶,宋人还会把用来盛水、装酒、用的瓷器、青铜器直接拿来插花,众多花瓶的品类,离不开这三者的衍生。
01经典款花瓶
胆瓶
“胆瓶”即“胆式瓶”,体型比较小,颈细长直,上锐下圆,肚子大而鼓,外形如悬胆而得名,是一种经典的瓷瓶式样,造型典雅优美,正适合插花。
官窑胆瓶—青瓷诠说玉净瓶
胆式瓶还有两个近亲,在胆式瓶的基础上,把脖子进一步拉长就得到了直颈瓶。直颈瓶的脖子再加粗,就又变成了长颈瓶。
02按盛水瓶器衍生
净瓶
净瓶是宋代所有花瓶中十分特殊的,源于佛教用器,本是僧家用来盛水的容器,到宋代的生活中被人们用于插花。净瓶的样式分两口和单口,用来插花的应该是单口净瓶,基本特征是小口、宽肩、脖子长,脖子上还有一圈出沿,整体像个“吉”字,又称“大吉瓶”。
宋龙泉窑梅子青釉净瓶
03按酒置瓶器衍生
玉壶春瓶
玉壶春瓶的样子,是典型的美人壶,造型看起来像由左右对称的“S”形组合而成,线条优美柔和。玉壶春瓶隋代就已经出现,最早是用来盛酒的,到了北宋被爱花的宋人拿来插花。玉壶春瓶颈部纤细,腹部饱满,与梅瓶、赏瓶并称为“瓶中三宝”。
官窑玉壶春—青瓷诠说出品
梅瓶
梅瓶即是“梅花瓶”的略称,因其小口与梅的瘦骨相搭,适合插梅花,这名字是清代才出现的。宋代的梅瓶多用于贮酒,又称酒经。梅瓶的特点有:瓶口小、肩部丰满、脖子细短,整体重心偏上,越往下越收,器型秀丽大方、美观实用。
北宋龙泉青釉划牡丹纹梅瓶
花觚
觚(读作gū)是商周时代的酒器,整体像一只倒立的喇叭,造型纤美典雅,深得宋代文人的喜爱,选中当花瓶之后,改名叫“花觚”。南宋时,开始出现仿青铜酒器觚造型的瓷质花觚,除了收藏研究之用,也用作插花器物。
宋代龙泉窑哥窑花觚
凤耳瓶
顾名思义,长有一双凤耳的瓶器。基本造型为浅口盘,筒形长颈,斜肩,筒腹,颈部两侧对称有双凤耳。凤尾朝下,凤身朝上,凤头翘起,造型端庄。
南宋龙泉窑青釉凤耳瓶—松阳县博物馆藏
04按祭祀瓶器衍生
也可以说是仿古,仿青铜,仿玉器,激起人们对远古时代的遐思,工匠们技术高超后来仿各种形状。
弦纹瓶
仿汉代弦纹铜瓶,颈上有弦纹为装饰的瓶子就是弦纹瓶。一道又一道弦纹将颈部分成数节,疏密得当,腹部扁圆,近圈足有聚釉,制作较精。
南宋官窑粉青釉弦纹瓶
蒜头瓶
仿的是则汉代的青铜蒜头壶,最大得特点就是瓶口长得像头蒜。宋人认为可用作酒器,小口可塞,细长的瓶颈便于握持,扁矮的瓶腹用来盛装酒水。相比宋代,蒜头瓶在明清更加流行。
汝窑青釉宋徽宗御题暗刻诗文蒜头瓶
琮式瓶
琮是古代祭祀用的礼玉,筒状,内圆外方。南宋时,人们仿照琮的样子烧制瓷器,也就是后来花瓶中的琮式瓶。
南宋龙泉窑青瓷琮式瓶—浙江省博物馆藏
纸槌瓶
宋代流行的纸槌瓶,据说是因为长得像造纸时用来打浆的槌子而得名。直口、细长颈(充当把手),方肩膀、圆柱状的肚子(充当槌头)。纸槌瓶是南宋龙泉窑中常见的器型。
宋龙泉窑粉青釉纸槌瓶—故宫博物院藏
瓜棱瓶
又称菜形瓶,仿自然瓜棱的形态烧制。花口,细长颈,鼓腹,肚子上均匀分布着凸凹的弧线,酷似竖立的青菜,整体形状则随时代变化,不拘一格。
南宋龙泉窑青釉菱口瓜棱瓷瓶—四川宋瓷博物馆藏
葫芦瓶
简单易记的一个,瓶体似葫芦而得名,寓意大吉大利。小口,短颈,瓶体由两截粘合而成。后来还衍生了各种变化:上圆下方形、扁腹形、长腹形、多棱形等,还是很好认。
粉青釉哥窑葫芦瓶—青瓷诠说出品
青瓷往往是实用与艺术的统一体,在器物的造型、纹饰和釉色方面锐意创新,使青瓷文化放射出辉煌的光芒。将传统器型加以创新使用,体现了宋人对雅致生活的追求。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