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出现在唐代,成熟在元代,在明代成为主流,并在清代发展到巅峰。唐代时,青花瓷多制成小器,绘有花草纹。宋代时,青花瓷数量较少,纹饰简单。元代时,青花瓷种类丰富,纹饰丰富。明代时,青花瓷被制成日用品,纹饰开始加入道教元素。
青花瓷最早出现于唐代
依据考古工作者的发现,青花瓷最早出现于唐代。按发展顺序,青花瓷出现在唐代,成熟于元代,在明代成为主流,并在清代康熙时发展到顶峰。其历史悠久,不同时期制成的青花瓷,特点也不同。唐代的青花瓷以小件为主,纹饰多花草纹,其颜色浓艳,胎质粗糙,底釉白中泛黄,釉质较粗。宋代的青花瓷主要是瓷碗,纹饰有菊花纹、圆圈纹、线纹、弦纹等,其颜色浓淡不匀,胎质粗细不等,质量不高,数量也不多。
元代的青花瓷用途多样,有日用器、供器、镇暮器等种类。纹饰丰富,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都被包含在内。颜色有两种,一种是青蓝色,偏灰黑,一种是青翠色,色彩浓艳。胎体厚重,胎质疏松,底釉有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
明代青花瓷有盘子、花瓶、划浇、壶、杯、碗等种类,纹饰有花鸟鱼虫、云鹤八卦、道家八宝、山水人物图等类别,颜色与胎质随形成年代不同而各异。1386~1402年间其颜色多青中泛蓝或泛灰,1403~1435年间其颜色多见“铁锈斑痕”,胎质肥润,底釉较白。1436~1464年间其颜色浓淡不一,胎体较厚重,釉面泛灰。1465~1487年间其颜色多颜色淡雅,胎质细腻洁白。1488~1521则颜色泛灰蓝色,体型更纤细,之后的时段颜色无主要流派,胎质差异不大。
清代时青花瓷种类丰富,各种器具都有。纹饰各式各样,花鸟鱼虫、各式图画、云朵山川等都有。颜色与胎体,顺治时期有青蓝和青灰,胎体多粗糙,底釉多白中泛青或泛灰。康熙时期有青中发灰或青翠明亮,胎质致密细白,底釉白中闪青或为亮白色。雍正时期颜色较淡,胎质细腻。嘉庆时期颜色漂浮,胎质粗糙,底釉较薄,光绪时期胎质也不够精细。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