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绿釉是一种瓷器釉色名,亦称"法翠釉"、"翡翠釉"、"吉翠釉" 。一种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色釉,起源于宋、元民窑,最早见于宋磁州窑。明成化时,景德镇窑烧制成熟。
孔雀绿釉,烧制方法有二:(一)以素胎直接挂釉烧制,釉面易开片剥落;(二)在白釉器上罩釉烧成,釉面剥落者少。孔雀绿釉色有深浅两种:深者色葱绿,釉色鲜明艳丽;浅者主要在彩釉中配合使用,如茄皮紫等釉器,常加上孔雀绿。若将孔雀绿敷盖于青花上,则青花色调变黑。
今日分享内容:各时期“孔雀绿釉”基本特征!
永乐:
最早见于宋代磁州窑器上;景德镇至元代才开始于瓷器上幕烧单一的孔雀绿釉,其色美如孔雀之尾羽,极为艳丽;同时派生出孔雀绿青花品种,将孔雀绿釉覆盖于青花器上,则青花色调变黑,与同期的磁州窑孔雀绿黑花效果近似。明代景德镇御窑厂与永乐时首次烧成这种低温釉,色泽淡雅明快,釉面匀净;除光素者外,尚有刻龙纹填白釉的,为孔雀绿釉白花的又一新品种。
宣德:
明代孔雀绿釉与明代黄釉器一样,也有两种烧结方法;以素胎直接挂釉烧制的器物,釉面易开片剥落;宣德时多在白釉器上罩釉烧成,故釉面不易脱落。除素釉器外,尚有以青花绘鱼藻纹覆罩孔雀绿釉的装饰。器型多见高足碗与撇口盘。
成化:
孔雀绿釉青花,此品种始于元代,成化时期的孔雀绿釉晶莹艳丽,青花于绿釉之下往往显黑,如绿釉黑花一样。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鱼莲纹盘,盘外壁绿釉下绘青花荷莲四鱼纹,里心为素白釉,器底心书“大明成化年制”青花官窑款识。
弘治:
故宫博物院藏有弘治孔雀绿釉暗刻鱼藻纹大碗口径约30厘米。器呈撇口,深腹、圈足。白釉里泛青灰色;外腹壁暗刻鱼藻纹,纹饰生动,覆罩的孔雀绿釉,色泽匀净,较正德器浅淡,又叫永乐、宣德器略深。弘治时,精细的青花器上,也时有罩有孔雀绿釉的,其青花呈黑色,绿釉鲜艳匀净,成一名贵品种。
正德:
正德时的孔雀绿釉承袭前朝,釉色与宣德、成化同类器若你手上有珍品藏品困于出手,想寻正规平台参与拍卖,有缘者可与笔者沟通壹捌捌贰叁捌、贰柒捌肆捌一样青翠、鲜艳,以往曾被定位正德彩釉的典型。器形见有盘、碗。工艺装饰手法有光素、暗刻花与孔雀绿青花等。
康熙:
康熙孔雀绿釉,较之明代宣德、成化、正德时烧造的更为成功。其釉色,有的浓重而葱翠,有的色淡而鲜艳。釉面虽薄厚不同,但均开有细碎片纹,垂流处呈现透明的玻璃体。造型以仿樽、觚、鼎等古铜器为主,兼雕塑人物与禽兽等。由于它是将釉直接施于素胎器上的,所以薄釉釉面经常发生剥落。釉面还都有久经岁月洗礼而自然形成的“老旧”现象。对这一点在鉴定一色釉器的真伪时,也应细心地体会和详查。旧的孔雀绿釉色调偏绿,新仿的则偏蓝,并且过于鲜艳刺目。后仿孔雀绿品种,胎体坚细不足,器形超越了康熙时代定制,绝无古拙风格;有的釉面虽经人工特意做旧,仍呈现不出那种自然“老旧”的凝腻气质。
乾隆:
乾隆时。此品种的各种造型不同于前朝,施釉较薄,绿色明艳的釉面开有细小片纹,釉至足边稍有垂流。器底施釉较薄,涂米白釉的呈黄色斑片,胎体亦不及康熙时的细密沉重。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