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帆(1918-1963),这位出身陶瓷艺术世家的杰出人物,是 “珠山八友” 之一王大凡之子 ,自身也是 “珠山小八友” 成员,在陶瓷艺术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幼,他便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学习瓷艺,得天独厚的艺术氛围滋养着他,让他在陶瓷绘画的道路上一路前行,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王晓帆擅画粉彩人物,其早期作品多取材于历史、文学、戏剧中的典故,笔法细腻,设色典雅。比如他依据《红楼梦》中黛玉葬花情节创作的粉彩《葬花》瓷板画,将黛玉的多愁善感、楚楚动人刻画得入木三分,人物神情姿态与诗句相互映衬,尽显文学与艺术的融合之美。而依据 “麻姑献寿” 神话故事创作的粉彩《麻姑祝寿图》,麻姑的轻盈柔美、梅花鹿的灵动矫健,都展现出他对人物和动物内心世界的精准把握。
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王晓帆的创作风格发生了转变,他将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创作了《山村走来了邮递员》《幸福院》《乡村赶集》等一系列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用现代人物形象取代了古代名人雅士,色彩运用更加大胆鲜活,线条也更具时代感,生动地展现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场景和精神面貌 ,为陶瓷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陶瓷艺术更加贴近大众生活。
市场价格大揭秘
(一)单幅作品价格区间
在收藏市场中,王晓帆瓷板画的价格呈现出一定的跨度。在孔夫子旧书网上,红檀木装裱的王晓帆瓷板画,标价为 3399 元,其品相为九五品,尺寸高 72 厘米、宽 49 厘米 。而在爱藏网上,一件王晓帆的民国瓷器名家人物瓷板画,售价则是 4000 元 。还有福元古玩店挂出的景德镇名家王晓帆手绘粉彩人物双抢图瓷板画,价格为 4499 元,同样是九五品。从这些不同平台的标价可以看出,王晓帆瓷板画的价格因平台、品相、尺寸等因素有所不同,但大致在数千元的区间。当然,这只是部分市场上的价格情况,实际价格还会受到更多复杂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
年代与时期:王晓帆不同时期的作品,价格存在明显差异。他早期作品多继承传统,技法在传承家学中逐渐成熟,而晚期作品在风格上有了创新与突破。以中苏建交十周年出口纪念瓷为例,这属于他晚期作品,此时他的工艺精细程度和艺术造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在艺术发展脉络中,晚期作品往往融入了艺术家一生的创作经验和对艺术新的理解,所以在市场上更受藏家青睐,价值也就更高。而早期作品虽然也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但在稀缺性和艺术成熟度的综合考量下,价格相对晚期一些精品会低一些。
-
作品题材:题材也是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像一些原创题材的作品,因为其独特性和创新性,在市场上更具吸引力。比如一件为表达长久和平之意,绘制四位仙人形象的作品,人物姿态、衣物、位置等各有细致安排,线条飘逸,颜色丰富且层次分明,瓶中荷花灵芝等枝繁叶茂,皆带有吉祥寓意,这种原创且富有内涵的题材,价格相对较高。而常见的传统题材,如 “麻姑献寿”“八仙过海” 等,虽然也展现了王晓帆的绘画功底,但由于市场上同类题材作品较多,稀缺性不足,价格会受到一定限制。不过,若是传统题材被他以独特视角和高超技艺重新演绎,也能提升其市场价值。
-
品相保存:瓷板画的保存状况对价格影响巨大。保存完好,没有任何裂纹、磨损、褪色等问题的瓷板画,能完整呈现王晓帆的艺术创作,自然价格高昂。若有轻微瑕疵,如细微裂纹、局部色彩轻微褪色,价格就会有所下降。因为这些瑕疵会影响作品的美观和完整性,降低其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要是破损严重,如出现大面积裂纹、画面脱落等情况,即便出自王晓帆之手,价格也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失去收藏价值,毕竟严重受损的作品难以展现其原本的艺术魅力 。
鉴定方法全解析

在鱼龙混杂的收藏市场中,掌握王晓帆瓷板画的鉴定方法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帮助藏家避免购买到赝品,更是对其艺术价值的尊重与传承。可以从画面特征、材质工艺、题款签名等多个角度入手,探寻真品的独特之处。
(一)观察画面特征
-
线条:王晓帆瓷板画的线条极具特色,飘逸洒脱且细腻流畅。以他的粉彩人物作品为例,人物的衣纹线条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随着人物的姿态自然摆动,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在绘制《双抢图》时,画中人物在劳作时的动态,通过流畅的线条精准地展现出来,人物的活力与劳作的紧张感跃然瓷上。而仿品的线条往往粗糙、生硬,像是刻意拼凑而成,缺乏这种灵动的韵味,在转折处显得极为突兀,无法体现出王晓帆作品中线条的韵律之美。
-
色彩:其作品色彩丰富且层次分明,每一种颜色都经过精心调配。在绘制人物面部时,会用多种色彩细腻地表现出肤色的渐变和光影效果,让人物栩栩如生。而且,他使用的颜料质量上乘,色彩的光泽度持久。历经岁月洗礼,真品的色彩依然鲜艳夺目,不会出现褪色、变色的情况。反观一些仿品,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颜料,色彩不仅单调,缺乏层次感,而且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出现光泽黯淡、褪色等问题,与真品形成鲜明对比 。
-
人物造型:王晓帆对人物造型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从人物体态来看,无论是轻盈的少女,还是健壮的男子,都能准确把握其身体比例和动态特征。在《麻姑祝寿图》中,麻姑的体态轻盈婀娜,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气质。人物的表情也被刻画得极为生动,或喜或忧,都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服饰的绘制更是精细,每一处褶皱、每一种花纹都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时代背景,让整个画面饱满且富有故事性 。而仿品在人物造型上往往比较刻板,体态不自然,表情呆滞,服饰的绘制也较为粗糙,无法展现出王晓帆作品中人物的神韵。
(二)查看材质工艺
-
瓷板质地:真品的瓷板质地细腻,犹如温润的美玉,触手光滑。用手指轻轻敲击瓷板,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这是因为瓷板的烧制工艺精良,质地均匀。而一些次品或仿品,瓷板质地粗糙,表面可能有明显的颗粒感,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沉闷、沙哑,这是由于其在原料选择和烧制过程中存在缺陷,无法达到真品的质量标准 。
-
烧制工艺:王晓帆瓷板画的烧制工艺精湛,在放大镜下观察,几乎看不到明显的瑕疵、气泡。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对温度、时间等因素的把控极为精准。而仿品由于技术和成本的限制,烧制工艺往往不过关,瓷板上可能会出现气泡、裂纹、变形等问题 ,这些瑕疵会严重影响作品的美观和价值。
(三)研究题款签名
-
字体风格:王晓帆题款的字体有着独特的风格,笔画刚劲有力又不失灵动,结构严谨且富有变化。在不同时期,他的字体也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这与他的艺术成长和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比如早期作品的题款字体可能更加工整,带有一定的传统书法韵味;而晚期作品的字体则更加洒脱,融入了他对艺术的新理解。仿冒的字体往往难以模仿到这种精髓,要么笔画软弱无力,要么结构松散,与真品的字体风格差异明显 。
-
签名习惯:了解王晓帆的签名习惯也有助于判断真伪。他的签名位置、形式等都有一定规律,签名一般会落在画面的特定位置,且签名的形式与他的艺术风格相呼应。比如,在一些作品中,他会将签名与题款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艺术布局。通过对多件真品的研究,掌握他的签名习惯,就能在鉴定时更容易发现仿品的破绽 。王晓帆瓷板画鉴定交易咨询下图 珠山老师。
收藏与投资建议

(一)新手入门建议
对于刚踏入王晓帆瓷板画收藏领域的新手来说,首先要扎实地学习陶瓷艺术的基础知识,了解瓷板画的制作工艺、发展历史,尤其是王晓帆所处的艺术时代背景,以及他在不同创作阶段的风格特点。可以通过阅读专业的陶瓷艺术书籍、参观博物馆和艺术展览等方式来积累知识。在购买瓷板画时,一定要选择正规、信誉良好的渠道,如知名的艺术品拍卖行、有资质的古玩店等。这些渠道通常会对所售作品进行一定的鉴定和审核,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购买到赝品的风险。如果对某件瓷板画的真伪和价值把握不准,务必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陶瓷鉴定专家、资深的收藏家等,他们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能够为新手提供准确的判断和建议 。
(二)投资前景分析
从市场需求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艺术收藏的热爱,艺术品市场不断升温,对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瓷板画需求也日益增加。王晓帆作为 “珠山小八友” 成员,其作品在艺术收藏界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受众群体,市场需求较为稳定,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从艺术价值方面考量,王晓帆的瓷板画融合了传统粉彩技艺与独特的艺术风格,早期作品传承经典,晚期作品大胆创新,展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他对人物、色彩、线条的精准把握,使其作品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审美价值,这是其作品投资价值的坚实基础 。在稀缺性上,王晓帆英年早逝,其创作时间相对较短,作品数量有限。历经岁月变迁,保存完好的精品更是稀少,物以稀为贵,这种稀缺性使得他的作品在市场上更具收藏和投资价值。综合这些因素,王晓帆瓷板画具有较好的投资前景,在未来的艺术品市场中,其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