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瓒 《水竹居图》 55.5 x 28.2cm 纸本,设色,
国家博物馆藏
倪瓒《水竹居图》轴本是为好友高进道迁居而作,设色绘江南初秋景物,远山起伏,林木丛生,倪瓒为好友想象着在此隐居,与琴诗为伴的理想生活。隐逸山林、不问世事的精神理想,在南宋深得文人认同。
然而对于熟悉倪瓒作品风格的人来说,这件作品的面貌则有些令人意外,一眼望去便会感觉与以往所见的倪云林作品大有不同。《水竹居图》轴不仅是倪云林生 平难得一见的设色山水,且用笔细密、景物设色描写繁密,与其中后期作品用笔精简、意境疏淡的风格大为不同。画面近景是溪边的五株杂树,树后两间茅屋掩映在 几丛翠竹中,呼应着绵延起伏、林木丛生的远山。画法严谨持重,用披麻皴,运笔圆润浑厚,青绿设色浓重,构图上,相比于后期的萧散,更为紧凑,也更趋于写 实。








1
图右上有倪瓒自题:“至正三年癸未岁八月望日,进道过余林下,为言僦居苏州城东,有水竹之胜,因想象图此,并赋诗其上云:僦得城东二亩居,水光竹色照琴书。晨起开轩惊宿 鸟,诗成洗研没游鱼。倪瓒题”名下钤朱文篆书“倪元镇氏”方印。《水竹居图》轴作于至正三年,即1343年,而目前所知倪瓒最早的可信作品,是现藏于美国 大都会美术馆的《秋林野兴图》,作于至元乙卯,即1339年,二者仅相差4年。不过,就设色山水而言,《水竹居图》则是最早的。

若以此图证史,那些关于倪瓒洁癖的传闻似乎应当可信。据传他曾使童仆日浣梧桐三次,以致梧桐树枯死;他在所居的清閟阁门口准备閟履若干,来客更换鞋子 方可入内。这种洁癖也被后来的阐释者用来解读他晚年寥寥简笔惜墨如金的绘画风格。除此之外,右脚屈放、左脚支起,右手执笔,左手展卷,这是佛教人物维摩诘 居士常见的姿势,正如张雨题赞所说,“意匠摩诘,神交海岳,达生傲睨,顽世谐谑”。倪元林当时在清閟阁所过的闲逸生活与不同流俗的面貌跃然纸上。
此图青绿设色绘江南初秋景色。远岫平林,山前溪水渚坡,坡上杂树五株,树后茅屋丛篁。画法谨严,用笔圆润浑厚,略有董、巨遗法。右上自识[至正三年癸未岁八月望日,口(高)进道过余林下,为言僦居苏州城东,有水竹之胜,因想像图此,并赋诗其上云:僦得城东二亩居,水光竹色照琴书。晨起开轩惊宿鸟,诗成洗研没游鱼。倪瓒题]。下钤[倪元镇氏]朱文方印一。按至正三年癸款为公元一三四三年,作者时年四十三岁,左上另有元释良琦诗题。本幅、诗塘、裱边有文徵明、董其昌、弘历、梁诗正、董邦达、蒋溥等题跋七则,项子京等收藏鉴赏印四十六方。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