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吴昌硕 岁朝清供图
纵151.6cm,横80.7cm
此图以瓶梅、水仙、蒲草、秀石诸品组合而成,并置于瓶盆等器物中,以示为案头清供之物。物品高下低昂、错落有致地安排于画面,并以右高左低的对角形式排列,左上角和右下角分别配以题识和印章,这是吴昌硕花卉画中常用的构图形式。画面左上角自题:“岁朝清供。岁朝写案头花,象古人所作岁时物之迁流也,兹拟其意。乙卯岁寒吴昌硕。”


此图信手挥洒,真情流溢笔端。高颈古瓶中的一枝红梅,以及翠绿的水仙,纷披的蒲草,皆得其大意,笔法隽逸洒脱,极具清逸雅淡之气。用墨、设色也恰到好处,用墨浓淡相宜,设色俏丽鲜艳,雅妍相兼,双勾敷色的水仙花,更体现了吴氏晚年运笔遒劲古拙的独特风韵。



“岁朝清供”这个题材在许许多多的书画家手中是很能迎合市场的。从文人雅士的博古图,结合各种民间喜乐,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清供”。如几个蘑菇萝卜就是一幅山厨清供,几枝梅花几个佛手就成了岁朝清供。形形色色的内容形成了不同趣味十足的图画。中国绘画从明代开始,出现了普通老百姓喜欢的岁朝清供图案。随之到了清代,无论年画、瓷器、插屏、家具等等当中的纹饰都出现了不同的清供图案。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