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中兴颂》又称《中兴颂》,碑文由当时的尚书元结撰文,颜真卿书丹,刻于大历六年(771),当时颜真卿63岁,刻于湖南祁阳浯溪崖壁。此碑的内容为“记平安史之乱,颂大唐中兴之事”,此碑属大型摩崖石刻,横416.6厘米,纵422.3厘米,楷书,计21行,每行20字,共计332字,字径在15cm左右,是颜书传世作品中字迹最大者。 《大唐中兴颂》充分显示了颜字的特点。 碑是楷书,却用了篆隶的笔法,即行笔用篆法,也就是中锋 ,一横一竖,刚劲有力,力透纸背; 出笔用隶法,即用藏锋,撇、捺、勾、勒,能扛巨鼎。 字形方严正大,结构紧密,间架端正,笔画平直,气势壮阔,韵味浑厚。 无弱笔,无危势; 看不厌,比不倒。 黄庭坚曾赞: “大字无过《瘗鹤铭》,晚有名崖《颂中兴》”。
碑中简体字不少,更体现了颜氏书法革新的勇气。全幅332字,自创简体字11个,除了调节笔划的疏密,还创造出特定的意境,更添颂文的气势。

【1】大唐中兴颂,有序

【2】尚书水部员外

【3】郎兼殿中侍御

【4】史、荆南节度判

【5】官元结撰。金紫

【6】光禄大夫、前行

【7】抚州刺史、上柱

【8】国鲁郡开国公

【9】颜真卿书。天宝

【10】十四年,安禄山

【11】陷洛阳。明年,陷

【12】长安,天子幸蜀,

【13】太子即位于灵

【14】武。明年,皇帝移

【15】军凤翔。其年,复

【16】两京,上皇还京

【17】师。於戏!前代帝

【18】王有盛德大业

【19】者,必见于歌颂。

【20】若今歌颂大业

【21】刻之金石,非老

【22】于文学,其谁宜

【23】为?颂日:噫嘻

【24】前朝,孽臣奸骄,

【25】为惛为妖。边将

【26】骋兵,毒乱国经,

【27】群生失宁。大驾

【28】南巡,百寮窜身,

【29】奉贼称臣。天将

【30】昌唐,繄睨我皇,

【31】匹马北方。独立

【32】一呼,千麾万旟,

【33】戎卒前驱。我师

【34】其东,储皇抚戎,

【35】荡攘群凶。复复

【36】指期,曾不逾时,

【37】有国无之。事有

【38】至难,宗庙再安,

【39】二圣重欢。地辟

【40】天开,蠲除袄灾,

【41】瑞庆大来。凶徒

【42】逆俦,涵濡天休,

【43】死生堪羞。功劳

【44】位尊,忠烈名存,

【45】泽流子孙。盛德

【46】之兴,山高日昇,

【47】万福是膺。能令

【48】大君,声容云云,

【49】不在斯文。湘江

【50】东西,中直浯溪,

【51】石崖云齐。可磨

【52】可镌,刊此颂焉,

【53】何曾千万年!上元

【54】二年秋八月撰,

【55】大历六年夏六

【56】月刻。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