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秉绶的《光孝寺虞仲翔祠碑》是其隶书作品中的长篇巨制,展现了伊秉绶深厚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此碑刻于清代嘉庆十六年(1811年),是伊秉绶晚年的力作。
虞仲翔祠及碑位于广州市区的光孝寺内。虞仲翔,即虞翻,字仲翔,是三国吴时的著名学者,因犯孙权被谪戌广州,虽处罪放却讲学不倦,门徒众多。光孝寺是岭南年代最古、规模最大的名刹,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之民谚。
碑文由曾燠撰写,曾燠字庶蕃,号宾谷,江西南城人,乾隆进士。
伊秉绶(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默庵,福建汀州宁化人。他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尤以隶书成就最高,为清代碑学中隶书中兴的代表人物之一。
伊秉绶的隶书横平竖直,结体方正,用笔圆浑而不夸张,意到笔止。其隶书气韵生动,飘逸脱俗,结体别出新意,讲究疏密变化,收放得体。
此碑用笔粗细变化甚微,线条偏直,平直纵横,严整工稳。横画虽平直却不呆板,竖画因势定其长短且常粗壮。转折处与汉隶不同,多为横画连笔直接转折,有时呈外方内圆状。
伊秉绶在结构处理上颇具匠心,字多纵向取势,笔势缩左右而展上下,竭力削弱斜势,空间布置巧妙,寓拙于巧。
此碑章法茂密整齐,显得古茂沉稳。字与字之间有横竖界格的规范,每字所占空间相若,字距行距等匀,整体不乱。
伊秉绶作书喜用浓墨,用墨饱满浓郁,与方正的用笔相辅相成。浓墨写出的线条更显得厚实,但墨须浓而不腻,且稍以枯笔点缀。
此碑不仅记录了虞仲翔的生平事迹和光孝寺的历史变迁,还反映了清代嘉庆年间广州地区的文化和社会状况。
作为伊秉绶的隶书长篇巨制,此碑展现了伊秉绶隶书艺术的巅峰状态,对于研究清代书法艺术和伊秉绶的书法风格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此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根据百度百科等权威来源的信息,虞仲翔祠及碑现已不存。但伊秉绶的《光孝寺虞仲翔祠碑》作为书法作品仍然流传于世,并被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所珍视。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