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作为明代彪炳画史的第一大家,一生不仕,淡泊功名,博览勤学,专心从事丹青与诗文艺术,刻苦研究前人的优秀理论与技法,融会贯通,注重笔法,以骨力胜,以气韵胜之,并逐步创立了自己的风格。

他游离于院派、浙派之外的士人画家,极力避开险恶的官场以躲杀戮之祸,弃仕途而与杜琼、周嘉、赵同鲁、史古明结交同游,他们恪守祖训,以高隐为乐,寄情丘壑,处士终生。

沈周出生于1427年,按《烟江叠嶂》手卷落款得知画于正德丁卯年,即公元1507年明正德二年;此乃沈周八十岁之年的力作,如此高龄尚能作大幅绘画,且气息充盈淹润,堪称非凡。画作秀丽于笔触的苍劲之中,用墨气息充盈满纸,道业深厚可见一斑。

此图绘崇峦叠嶂陡起于烟雾迷漫,浩渺空旷的江湖上;空灵的湖面和雄伟的山峦形成巧妙的虚实对比。奇峰耸秀,溪瀑争流,云气吞吐,草木丰茂,显得蓬勃富有生气。

起首处为丛岩杂树数株,远处更见萧疏之致,山色入湖。过石桥可见人家,屋后山崖,矮树斜出,更可见宋人遗意。湖中有一渔翁垂钓,颇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的感觉。收尾处烟霏雾集,增强了画面的朦胧美和悠远感,使人有幽静凝重之境的感觉。

画面整体风格萧疏清远,表现了烟雾迷蒙的水乡景色,在构图上,远近疏离,似有一透视感,远山隐映于云雾之中,悠远秀丽。

手卷左侧为清末民初画家汪琨题写画名;汪琨,字仲山,为近代海派重要画家之一。他善画山水,又工花卉,并能人物。收尾处为樊少云题跋:“江上秋光薄,枫林山路斜”。此人名浩霖,字少云,作画专攻山水,然人物、花鸟无所不能。

沈周的画骨清高飘逸,名满天下,世所稀之。对于沈周而言,艺术如生命,甚至养育了生命,滋润了性灵,是要用一辈子的时光来实践的美好历程。《烟江叠嶂图》画风高古深远,更是其颇具代表性的力作,更是可遇不可求的真迹。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