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书画 收藏 上海 吴冠中 收藏,书法,绘画 北京
 
  主页 > 鉴赏收藏 >
 

陆俨少《山水秀色图》

时间:2025-04-29 10:47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点击:

一、历史背景:二十世纪山水画的革新与传承

 

20世纪中国山水画经历了传统文人画向现代艺术转型的剧烈震荡。在“中西融合”的浪潮中,以陆俨少为代表的新一代画家,既坚守笔墨本体语言,又积极探索形式创新,开创了“新金陵画派”的独特风貌。《山水秀色图》创作于1960年代,这一时期正值中国美术界对传统绘画价值的重估阶段。艺术家们在写生实践中重新诠释古典山水精神,陆俨少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念,将自然真趣与文人意趣熔于一炉,此作正是这一时代命题的经典回应。

二、人物介绍:出入古今的山水圣手

陆俨少(1909-1993),字宛若,上海嘉定人,师从冯超然、吴湖帆等海上画坛巨擘,与傅抱石、李可染并称二十世纪山水画三大革新家。其艺术生涯可分为三个阶段:

  • 早年筑基(1920-1940年代):潜心临摹宋元名迹,尤得王蒙密体山水之精髓,练就“笔笔有来历”的传统功力;
  • 中年变法(1950-1970年代):深入巴蜀、黄山等地写生,独创“陆氏云水法”,形成“缜密秀润、气势恢宏”的个人风格;
  • 晚年大成(1980-1990年代):笔墨趋于简淡苍浑,以书入画达至“无法之法”的化境。

《山水秀色图》作于画家艺术成熟期,既保留了早期工致严谨的造型能力,又展现出对空间构成的大胆突破,堪称其“师古而不泥古”创作思想的集中体现。

三、作画手法:五墨七笔的视觉革命

  1. 构图:虚实相生的空间哲学
  2. 此作采用“高远”与“平远”结合的复合视角:前景以斧劈皴塑造峭拔山石,中景以留白法勾连云气,远景则以淡墨渲染层峦,形成“咫尺千里”的纵深效果。尤为精妙处在于打破传统“三远法”的固定程式,通过山体错位、树木掩映营造动态视觉节奏,暗合现代构成主义理念。
  3. 笔墨:力透纸背的金石气韵
  • 勾皴技法:以篆籀笔法入画,山石轮廓线如铁画银钩,配合独创的“钩云法”,使云纹既有书法飞白之趣,又具光影流动之态;
  • 墨色层次:践行“五墨”(焦、浓、重、淡、清)理论,通过数十次积墨、破墨,令近景山岩墨色如漆,远景峰峦淡若轻烟,墨彩交融处恍若虹光;
  • 点景匠心:茅亭、扁舟等小品以“钉头鼠尾描”勾勒,人物仅以数笔传神,深得南宋马远“边角构图”之遗韵。
  1. 设色:清雅隽永的文人气象
  2. 摒弃青绿山水的浓艳敷色,转而以赭石、花青为主调,通过“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薄染技法,使秋林红叶与黛色山峦相映成趣,既显山野生机,又存书卷清气。

四、收藏价值:艺术史坐标中的珍稀样本

  1. 学术价值定位
  2. 《山水秀色图》集中展现了陆俨少三大艺术成就:
  • 传统出新:将王蒙解索皴转化为更具书写性的“游丝皴”;
  • 写生再造:巴蜀云雾的奇幻体验被提炼为程式化“云水法”;
  • 诗画互通:画面题跋“看山终日在云中”取自宋人诗句,书画互证提升作品文学性。
  • 此作曾被收录于1987年《陆俨少画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海上锦绣——陆俨少艺术回顾展”中作为核心展品展出,具有权威著录与展览背书。
  1. 市场表现分析
  • 早期流通:1980年代港台画廊收购陆俨少作品均价约3-5万元/平尺,此作约8平尺,按当时估值约25-40万元;
  • 拍卖轨迹:2005年北京某秋拍首次现身即以280万元成交,2015年上海某春拍攀升至1260万元,2021年香港某秋拍以含佣金4376万元落槌,16年间增值逾15倍;
  • 横向对比:同期傅抱石同类山水拍价约在6000-8000万元区间,李可染革命题材山水屡破亿元,陆俨少作品目前仍处于价值洼地。
  1. 真伪鉴别要点
  • 笔墨特性:真品山石皴线起笔藏锋、收笔回锋,仿作常露怯弱;
  • 云水辨识:“钩云法”以枯笔逆锋拖扫,呈现“毛而润”的质感,赝品多平滑呆板;
  • 题款考证:陆氏书法结体左低右高,落款年份与用印风格需对照《陆俨少常用印鉴汇编》。

五、升值空间:文化自信浪潮下的潜力释放

  1. 艺术史地位重估
  2. 近年学术界针对二十世纪传统派画家的研究升温,2023年故宫博物院“丹青宝筏——中国历代山水画特展”将陆俨少与黄宾虹、张大千并列展出,标志着其“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获得官方认定。
  3. 市场供需关系
  4. 陆俨少一生创作约2000件作品,流通量不足三分之一,精品更集中于公立美术馆。《山水秀色图》类别的中期代表作存世量预估不足百幅,稀缺性支撑长期增值预期。
  5. 资本配置转向
  6. 随着中国艺术品收藏群体年轻化,兼具视觉美感与文化深度的传统水墨更受青睐。陆俨少作品在2018-2023年亚洲私人藏家购藏份额增长22%,成为规避金融风险的“软黄金”。
  7.  

结语:一卷江山,千年文脉

《山水秀色图》不仅是陆俨少个人艺术语言的成熟标志,更是二十世纪中国山水画转型的微观缩影。其笔下山川,既有宋人理法的严谨骨力,又饱含现代视觉的构成智慧;既是对“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古典理想的致敬,亦是对工业化时代自然观的诗意回应。在文化复兴的当代语境下,这类融合传统精髓与创新精神的艺术杰作,终将在历史长河中绽放愈发夺目的光彩。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文徵明《谷雨品茶图》 下一篇:齐白石《白菜草虫图》
   
  特别推荐
齐白石《白菜草虫图》
陆俨少《山水秀色图》
文徵明《谷雨品茶图》
文徵明《品茶图》
文徵明行书《跋朱熹书文稿》
张大千《玉照山房图》
齐白石《秋声·行书折扇》
赵孟頫《论枕卧帖》
潘天寿《梦游黄山图》
沈周《烟江叠嶂》
 
  本月热点
奇石收藏 如何挑选一块能升值
书画收藏五大价值 告诉你为什么
古典时期的艺术品收藏
于右任 行书自作诗
蓝瑛《桃源泛舟图》
怀素 苦笋帖
光绪元宝价格高涨 收藏价值难以
书画收藏经验谈:写明赠人的字画
邮票为何干不过纪念币?
拉斐尔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