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民晚报
那天下午,上海市档案馆举行了一个简短而隆重的仪式,刚从汶川归来的上海市消防局高级记者吴学华,将240幅抗震救灾新闻摄影作品捐赠给市档案馆永久收藏,其中的119幅在该馆外滩新馆展出。这位曾以一幅《3·24火车相撞事故》摘取中国首个世界新闻摄影大赛桂冠的上海消防救援队随队记者,用镜头记录了上海消防救援队攻坚克难、拯救生命的情景,还原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出现的过程。每一幅照片,都集结着生命的力量,都经历过生命的洗礼,都流淌着生命的甘泉。诚如吴学华感言的,这些震撼心灵、催人泪下的“生命记录”不是他一个人完成的,而是救援队员、被救人员和他共同完成的。这些记录、这些作品诠释着一个共同主题:生命礼赞。
许多这样的“生命记录”,正在被档案馆收藏。成都市档案馆把灾区遇难学生的日记、作业本、阅读卡、迎奥运图画、大头贴相册、跆拳道等级证书等收集进馆,为世人留下了一份凝重的生命记忆。
十多年前在加拿大档案馆的见闻让我惊讶不已。档案馆大厅宛如宾馆大堂,还有放映厅、咖啡厅。档案馆保存着浩如烟海的家庭、个人记录,出生、教育、入伍、婚姻、财产、医疗、逝世,从摇篮到坟墓的各种“生命记录”都有,宽敞的阅览室坐满了“寻根”的人们。多伦多档案馆一个展示城市与水、人与水关系的展览,除运用大量历史照片外,还将供水系统的一些实物和家庭洁具也巧妙安置在其中,一群小学生正饶有兴趣地在观看。而那时,我们的档案馆都是大量“文山会海”的记录,在利用者中很难发现寻常百姓。
而如今,那些曾经令我惊讶不已的事在我身边经常发生着。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上海市档案馆向社会公开征集抗击“非典”过程中形成的各类原始记录。由陈逸飞执导、余秋雨撰稿的电视公益片《智者不乱,仁者无惧》和由黄蜀芹执导、王安忆撰稿的电视公益片《回家》的手稿和光盘,以及小汤山日记、隔离时期校园日记、《非典预防歌》等手稿相继捐赠给上海市档案馆收藏。当然,这种“生命记录”的收藏并不局限在灾难生活中,也体现在寻常生活中。一个普通家庭50本记录50年家庭收支情况的“流水账”、一对恩爱夫妇连续60年在同一餐馆用餐的1000张账单也入藏上海市档案馆。在上海的区县档案馆中,婚姻登记、知青下乡、征地动迁、独生子女等关乎民生的档案占了馆藏四分之一,平民百姓成了档案利用的主体。青浦区档案馆有过这样一次档案援助行动,全馆人员加班加点,从上万卷还没整理入库的转制企业档案中,为一名下岗女工找到了工资单,使她在规定期限内办妥了退休手续,拿到了一份盼望多年的养老金。
收藏普通人的“生命记录”,既体现了国家档案馆在收藏观、利用观上的嬗变,也折射出我们民主政治进程的推进。因为什么被记忆,什么被忘却,什么人有权了解真相,什么人无权获知,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要义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