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书画作品的鉴定一向是鉴定界所公认的高难领域。时下,书画投资日趋火热,书画鉴定方法亦随之受到诸多关注。但是,纵而观之,“以书画风格辨识为主的鉴考结合的综合判断”是所有鉴别方法的总体特征,中国自古及今的书画鉴定思路便依据这两个基点展开:一是“目鉴”书画本身;二是“考订”相关文献。
传统方法:目鉴与考订
“目鉴”与“考订”,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书画鉴定巨擘徐邦达先生最先提出的。徐先生认为:“鉴别古书画主要在于对实物的‘目鉴’,即凭视觉观察并识别某一类作品的艺术表现特征”。显然,“目鉴”的内容主要是书画作品的“艺术表现特征”,其着眼点是书画作品本身。质言之,它包括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笔法和墨法、材质的品相和整体的艺术特征等四个方面。当然,“目鉴”的前提条件亦颇有局限,即“一人或一时代的作品见得较多,有实物可比,才能达到目的,否则是无能为力的”
所谓“考订”,“大半是要翻捡文献”的,“考订次于目鉴”“目鉴与考订是相辅相成的”。这里的“文献”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书画作品的款识、印章(包括书画家和收藏家的印章)、题跋(同时代的人以及后人的题跋)、装潢形制、书画著录和流传过程等六个方面。
科技鉴定:难以量化的个人风格
高科技手段参与文物鉴定,早已是屡见不鲜,如陶瓷器鉴定中利用热释光测定年代;占籍善本保护与断代中的酸碱度测定等。理沦上讲,材质的稳定,为科技手段参与鉴定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契机。事实却是书画材质的组成成分趋近相同(一般认为,普通的机械纸寿命在50~250年左右,手工纸如宣纸、皮纸等,寿命在1000年以上,例如传世的西晋陆机之平复帖,其材质为麻纸,距令已1000余年),同时大约到北宋中期,书画造纸的原料已经是无所不备,因而就不易用纸张来进行断代。材质稳定,却无法为断代提供一个可以量化的、统一的、精确的客观标准。于是,科技手段参与书画鉴定的设想,似乎近于望洋兴叹。
郑板桥 荆棘丛兰图(局部)
千余年来书画创作所用材质的基本原料稳定,同时这些材质的使用,至今依旧盛行不衰。书画创作所用的绢,是由纺成线状的纤维体以物理方法织成,其组成元素基本稳定,不同时期的蚕丝其成分大致相同。而书画用纸的主要原料包括韧皮植物如黄麻、亚麻、苎麻和藤,树皮、禾科植物如竹、芦苇和小麦的茎秆,以及种子植物如棉花等,大约从北宋中期,造书画纸的原料无所不备,因而就不易以纸来区别其时代的前后了。
书画的时代风格与个人风格是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这是书画鉴定界的共识。而传世的书画作品数量繁芜,年代久远,风格多元,这为鉴定时的精确定位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毋庸置疑,对于书画风格的判断,只有谙习书画实践方能成为“里手”。同时,书画作品的风格最能体现书画鉴定的学科特点,因为对于书画风格的把握非业内人士莫属。传统鉴定方法中的“望气”之“气”,其实即是指作品的“风格”,而“望”字则道出了书画风格无法量化与精确化的客观事实。
理论上来讲,书画研究无法脱出文献和实物的客观限制,依此为基点而形成的“目鉴”与“考订”两条鉴定思路,成为书画鉴定界一贯的方法取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