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书画 吴冠中 伦勃朗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上海 收藏,书法,绘画
 
  主页 > 鉴赏收藏 >
 

数千件藏品大部分为赝品 多数藏品“见光死

时间:2009-03-25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广州日报

市民请专家鉴定藏品真伪

    陶瓷、家具、玉器……哪类藏品,哪件作品将成为中山的民间“国宝”?今天下午,在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栏目组录制“寻宝——走进中山”节目现场,中山民间“国宝”将被评选出来。

    昨天(22日),作为首届中国(三乡)古典家具文化节暨招商洽谈会重要活动之一,评选中山民间“国宝”海选活动正式启动,共有近800位市民的数千件藏品进行大PK,最后,50余件藏品成功晋级今天“国宝”的角逐。中山市古陶瓷研究会会长余乃刚告诉记者:“从市民献宝情况来看,绝大部分都是赝品,很难发现一件称得上‘国宝’的藏品。”

    多数藏品

    “见光死”

    数千件藏品参加海选 大部分藏品为赝品

    昨天上午8时许,海选活动还没有开始,在巨龙古玩城现场已经汇集了来自中山市各地的近800位市民来参加海选活动。专程从深圳赶到现场的孙先生告诉记者,这次,他拿了自己的8件藏品过来,包括瓷器和青铜器。“有些遗憾,”孙先生说,“经过鉴定,我的藏品只有3件是真的,其他都是赝品。”

    “那件青花瓷盘子,一看就是新制的赝品。”在古陶瓷鉴定区,看到一位市民往柜台上摆放自己的藏品,站在两米多远距离的中山市古陶瓷研究会会长余乃刚告诉记者,“肯定会被筛选掉。”

    果然,现场的陶瓷鉴定专家、研究员丘小君拿过这位市民的盘子看了一遍,告诉他,这是现代人仿制的赝品,最早也不过是民国时期的仿品。

    “我们已经看了上千件市民收藏的瓷器,”余乃刚说,“绝大部分都是赝品,很难发现一件称得上‘国宝’的藏品。”

    而记者在字画鉴定区、杂项鉴定区、家具鉴定区了解到,这里鉴定的藏品绝大部分也都是赝品。

    专家:民间收藏四大误区

    中山市古陶瓷研究会会长余乃刚表示,目前民间收藏存在几个误区:

    一是听信一些并不懂行的所谓“专家”。有些时候,一些媒体在报道收藏领域时,找到的所谓‘专家’,并不是真正的专家,把这些赝品当成真品来推荐,一些藏家轻信了他们,也认为自己的是真品。

    二是玩陶瓷一定要玩名窑。“实际上,在古代,除了名窑外,普遍存在着土窑,这些土窑生产出来的东西是没有什么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的。”

    三是藏家不懂行,被人骗了。“一些人并不懂古代陶瓷之类的文物知识,只听别人说好,就买了,”余乃刚说,“结果呢?‘见光死’,拿出来叫行家一看,原来是假的。”

    四是认为祖传的东西就有价值。“在他们看来,祖传的、旧的东西就值钱,就有价值。这是一种误解。”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石湾公仔收藏涌暗流 下一篇:收藏品增值8个要素
   
  特别推荐
清代姚文田《御制殿珠林石渠宝笈三编序》
关仝《关山行旅图》
沈度 小楷《心经》
陈洪绶《抚琴图》
陈洪绶《簪花持杖图》
陈洪绶《羲之笼鹅图》
仇英《春夜宴桃李园图》
王宠《致南村手札》
赵孟頫行书《玄都坛歌》
陆俨少《暮春泳归图》
 
  本月热点
奇石收藏 如何挑选一块能升值
书画收藏五大价值 告诉你为什么
古典时期的艺术品收藏
于右任 行书自作诗
怀素 苦笋帖
书画收藏经验谈:写明赠人的字画
邮票为何干不过纪念币?
光绪元宝价格高涨 收藏价值难以
[清]任薰《茹叶蜻蜓图》
墨锭实用又具收藏价值 如何修复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