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拍卖的猫腻 "赝品"说成"真品"只为赚你"手续费" |
|
时间:2009-10-12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次 |
|
王宝财,小名宝财,名字挺俗气,父亲取名时原本指望他财宝双全,可惜宝财不争气,打拼多年的业绩只是在村头开了家碾米坊,顶多算是解决了温饱问题。
机会终于来了。一日,某拍卖公司登门征集拍品,这下可不得了,居然从宝财一大堆杂七杂八的藏品中,发现了一件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汝窑的琮式瓶,来人激动地说是稀世珍宝,接着就动员他拿到公司去拍卖。宝财动心了,挑了个良辰吉日,带着宝瓶去省城找到了那家小有名气的拍卖公司。公司的两位专家热情地接待了他,经反复鉴定,确认此物就是宋汝窑天青釉琮式瓶,东西很值钱,市场参考价已达100多万元,建议他立即参拍。专家的一席话,说得宝财云山雾罩,他仿佛看到了大把大把的钞票,自己盖了新房,还买了新车……
当他信心满满地去办手续时,工作人员却告诉他,拍卖首先要交手续费。报价单上明码标着鉴定费、录像费、保管费等费用。可这几年为了办碾米坊,亲戚朋友的钱都借光了,况且大家都不富裕,上哪儿去找这笔不菲的手续费呢?可不交费,再值钱的宝贝也变不成钱。眼看着拍卖日期临近,在拍卖行不断催促下,宝财一咬牙,瞒着妻子把碾米坊卖了,交齐了一万多元的手续费,就盼望着拍卖成功,从此过上好日子。
拍卖会那天一大早,宝财便赶到了省城,拍场设在一家高档宾馆,金碧辉煌,场面气派。但入场需交押金,没钱不让进门,急得他坐立不安围着宾馆转圈圈,还差点被保安当成形迹可疑的盗贼抓进派出所。好不容易等到晚上拍卖会结束,前去打听,工作人员却说下班了,要他明天去公司咨询。宝财在车站长凳上熬了一夜,第二天心急火燎地赶到拍卖公司,还是来晚了,此时大厅已挤满了前来打探消息的人。一询问,拍卖会的成交率非常低,没卖掉,这可咋办?一个多月折腾,怎么向家人交代?他发现与他有着同样遭遇的还有许多人,个个表情沮丧,有人甚至当场骂娘,怀疑拍卖公司忽悠大家,拿拍卖做幌子,拍卖是虚,赚钱是实。
宝财不甘心,拿着琮式瓶又请了几位专家鉴定,结果都说是赝品。这不是明摆着骗人吗?宝财的心情由失望、疑惑转而愤怒。卖不掉我不怪你,可你把假的说成真的,把不值钱的说成值钱的,还鼓动我上拍,借机收取高额手续费,这明摆着是诈骗行为嘛。宝财咽不下这口气,一纸诉状把该拍卖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退还拍卖手续费,并赔偿经济损失。
目前官司正在审理中,可宝财算是彻底破产了。债主天天来逼债,老婆生气回了娘家,现在家中剩下的就是那件最不值钱的琮式瓶,见到它就来气,想砸又不敢砸,这可是打官司的重要物证,砸了官司还怎样打呀? |
(责任编辑:admin)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