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书画 吴冠中 伦勃朗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上海 收藏,书法,绘画
 
  主页 > 鉴赏收藏 >
 

《洛神赋》感天动地 曹植与甄后凄美恋情

时间:2010-07-24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东方艺术

《洛神赋图》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宋摹)
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
     在甄氏与曹氏三父子的恋情中,曹植与甄后之恋,是中国文学史上和历史传说中最凄美的恋情之一。尽管严肃的史家对这段恋情的真实性,有不同的看法。
      关于这段恋情,导火线是曹植所写的名篇《洛神赋》。本文为曹植于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所著。最早见于梁朝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昭明文选》,其序文称,曹植由京城返回封地时,途经洛水,忽然有感而发,并作此赋。洛神为中国神话里伏羲氏(宓羲)之女儿,其因为在洛水溺死 ,后成为洛水之神,即洛神。
但是唐朝江都人李善为《文选》作注时,却首先指出,《洛神赋》原名《感鄄赋》,原因是曹植在黄初三年(222年)被封为“鄄城王”,    《感鄄赋》作于翌年。而《洛神赋》之名,其实是甄氏之子魏明帝曹睿所改的(曹叡后来追封母亲为“文昭皇后”,所以后世亦称她为甄后)。
      李善甚至因此干脆把它改名《感甄赋》,指称此文是曹植思念甄氏的爱情宣言。为了证明这些话不是乱讲,李善更写了一篇注,成为曹植与甄氏之恋的最直接描述。他的注是这样写的:魏东阿王(曹植),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与五官中郎将(曹丕)。植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与食。
     这段话是说,当初曹操击破邺城时,曹植即向曹操开口要娶甄氏。但曹操拒绝了他,却答应让曹丕娶甄氏为妻,让曹植愤愤不平,甚至废寝忘食。
     关于这个故事,后世有不少学者质疑。因为根据历史记载,甄氏嫁给曹丕时,是24岁,比曹丕大五岁,比曹植大十岁。年仅14岁的曹植有可能爱上比他大十岁的嫂子?
      但古代人比较早熟,14岁的男孩子,爱上有倾城之色的熟女,并非没有可能(就算在今天也一样)。况且,退一步来说,就算曹植当时并未爱上甄氏,但后来在成为一家人后,日久生情也是很有可能的。
      最重要的问题是,李善这个故事的根据,究竟是什么?据了解,李善其人“淹贯古今,不能属辞”(博学,但不善写作),时人号为“书簏”(书箱)。如此博学之人,照理说,他的故事应有所本。可惜的是,他并没有说明上述说法的来源。他所写的注,后半段更为惊悚。   
      黄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镂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时已为郭后谗死。帝意亦寻悟,因令太子留宴饮,仍以枕赉植。植还,度轘辕,少许时,将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见女来,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嫁时物,前与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遂用荐枕席,欢情交集。后明帝(曹叡)见之,改为洛神赋。
      这里的意思是说,曹丕称帝后,曹植有一次从封地入朝觐见。这时候,甄氏已死,曹丕把她的玉镂金带枕展示给曹植看。曹植看到后,不禁饮泣。后来太子曹叡陪他饮宴时,把这个玉镂金带枕送给了叔叔。
      后来曹植经过洛水时,梦到了甄氏。甄氏对曹植说:“我的心本来是属于你的。无奈事与愿违。这个枕头是我当年的嫁妆,现在送给你。” 于是两人在梦中发生关系。
      曹植醒后,遂写了《感甄赋》。后来魏明帝(曹叡)觉得这个篇名让他觉得相当难堪,遂改为《洛神赋》。这就是因李善注造成洛神与甄氏两者合而为一的由来(所以,后世以“荐枕”一词,代表女性的主动求欢)。
       如果李善的说法属实,甄氏与曹植的“姊弟恋”就变得很有说力。因为,若曹植跟甄氏无男女私情,曹丕是不大可能会把甄氏的贴身物品送给弟弟的。
       有学者说,《洛神赋》原名《感鄄赋》,“鄄”指的是曹植的封地,跟甄氏无关。但在那个时代,“鄄”与“甄”两字是相通的。如果两人无   关联,曹植怎么敢那么大胆,用这个同音字来作篇名?何况,《洛神赋》从头到尾都在写一名美女,而不是写一座城市?
当然,也有学者说《洛神赋》是仿屈原的“美人芳草”的隐喻,目的是向曹丕示好。这个说法未必不能成立,只是,这也未免太煞风景了。
后世最挺李善的,是晚唐大诗人李商隐。他写过不少歌咏这段恋情的诗篇。其中包括描绘相思之苦的《无题》里,即有“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之语。
       此外,他在《东阿王》一诗里,更有“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年赋洛神”的大胆结论。当然,这是作者夸张的描绘手法(以喻两人相恋之深)。因为早在曹植写《洛神赋》之前,他在争夺“接班人”地位的战争里,早就输给他的哥哥曹丕了。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雨兮岫兮道丽江:刘波国画风景艺术赏析(2) 下一篇:帝王御笔: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等人手迹
   
  特别推荐
清代姚文田《御制殿珠林石渠宝笈三编序》
关仝《关山行旅图》
沈度 小楷《心经》
陈洪绶《抚琴图》
陈洪绶《簪花持杖图》
陈洪绶《羲之笼鹅图》
仇英《春夜宴桃李园图》
王宠《致南村手札》
赵孟頫行书《玄都坛歌》
陆俨少《暮春泳归图》
 
  本月热点
奇石收藏 如何挑选一块能升值
书画收藏五大价值 告诉你为什么
古典时期的艺术品收藏
于右任 行书自作诗
怀素 苦笋帖
书画收藏经验谈:写明赠人的字画
邮票为何干不过纪念币?
光绪元宝价格高涨 收藏价值难以
[清]任薰《茹叶蜻蜓图》
墨锭实用又具收藏价值 如何修复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