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李可染《长征》
临近岁末,又逢大拍。今年春拍带给我们一个近乎“疯狂”的市场行情,中国艺术品市场上半年的成交额几乎与2009年的全年成交额持平。而且,2010秋拍市场仍然呈持续走高的态势。王羲之《平安帖》以3.08亿元成交、陈栝《情韵墨花》拍出1.1368亿元。11月12日,一件清乾隆年间的粉彩转心瓶拍出总价折合人民币5.5亿元……频频破亿的天价,历史纪录随时都在刷新。艺术品市场行情不断高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好事,可在这样的热潮背后,人为炒作的泡沫到底有多大?拍出天价的艺术品,究竟有多少是真正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珍品?“天价”的外衣下,哪些艺术品才最具收藏价值?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几位业内人士,希望找到答案。
行业现状
艺术品市场大量充斥泡沫与炒家
曾有人说,艺术市场一个又一个天价的背后,是资本的炒作,那么,这其中泡沫到底有多大?常年做艺术品投资分析的大学教授刘桂花告诉记者,目前艺术品市场炒作之风盛行。一些会雇用一些“星探”去美术学院等机构挖掘新人,一旦看中,或低价收购其作品,或签订固定期合同,然后利用组织画展、参与拍卖等方式将画的价格炒上去,很多本来不名一文的新人经过“包装”,作品价格一年涨个几十倍已见怪不怪。
福布斯曾报道过某些艺术家在国内外炒作的内幕:画家先出资请某些艺术评论家作“枪手”,撰写文章吹捧该画家或者“现身说法”,在各种媒体上造势;其次就是“”,由事先预设的“托儿”“竞拍”,作品拍出大价钱,其实都是由画家本人付款;接着是第二轮炒作,大肆宣传这位新秀如何崛起,跻身当代名家行列;然后是第二场拍卖会,重复上次动作。如此三四次乃至更多次,买家已然相信该画家的作品及其天价,一位“当代名家”就炮制出炉了。这样的“名家”画作之所以有市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的顾客买画只听名声不看作品,买名不买画。其次,很多已成名的画家也成了“被炒作”的对象,一些画廊主动找上门去,开口就是开价多少,买他多少幅作品。刘桂花说,现在的艺术品市场里,投资乃至投机者很多,很多人买画就是为了卖出更高价钱,真正的藏家非常少。不过,在刘桂花看来,虽然艺术品市场有着种种泡沫与弊端,还是有很多真正的好东西虽然要价很高,但确实物有所值,能不能淘到,就看藏家的眼光了。
市场分析
天价势必影响艺术品市场秩序
尽管对于当下国内艺术品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今年春拍以来,国内艺术品市场仍在续写亿元神话。国内艺术品还有多大的升值空间?持续走高的态势还将维持多久?对此,业内人士李先生说,这要一分为二来看。目前艺术品资源很有限,真正好的东西非常少。且不论中国的存世量,就连近现代大师们一生留下的作品也非常有限,特别是在民间流通的就更少了。他认为,国内顶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和西方相当地位大师的作品价格相差甚远,真正的艺术品价格仍在低位走动,没有达到相应的价位,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另一方面,一些借炒作等手段“上位”的所谓“艺术品”,价格明显虚高,泡沫太大,一旦破灭,价格会回落到很低。但对于真正的艺术品来说,价格持续走高是肯定的,但其艺术价值是否与这些动辄破亿的天价相符合就很难说了。
近两年,一些新贵们的介入,助推了艺术品市场的火越烧越旺。其次一些小买家经过今年的春拍秋拍,不再观望,大胆“入市”,也催生艺术品市场“井喷”。再次,一少部分人对顶级拍品的追捧,天价纪录毫无悬念地不断刷新,提升着大家对艺术品市场的信心,在追涨心态下,艺术品市场就这样越来越火。
正因为看中了艺术品的投资空间,有许多人迅速进入这个圈子,甚至还有许多机构也参与进来。这种情况就造成了原本就不富余的艺术品资源更加短缺了,假货盛行,伪品越来越多。现在拍卖公司拿出的拍品目录都比几年前的厚了好几倍,一下子从哪里多出这么多艺术品来?显而易见水分很大。李先生说,市场推手的人为操作、藏家的盲目追高,都在将市场推向一个畸形发展的态势,这势必会影响到未来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健康、有序、繁荣和稳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