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6年开始,由王刚主持的电视鉴宝节目《天下收藏》在国内走红。和其他同类节目关注藏品价值的高低不同,《天下收藏》因更专注辨别藏品真假并且设有“砸宝”环节而显得更加惊心和与众不同。尽管也曾遇到各种各样的争议,但《天下收藏》节目一直在全国同类鉴宝节目中独领风骚。不过近日一场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的《“假”如这样——真“假”藏品对比展》却把该节目推上风口浪尖,因不少观看过展览的藏友和专家一致声讨《天下收藏》节目实际上毁掉了不少真品。著名收藏家、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姚政等反复观看展览后称,王刚手中的护宝槌砸掉的赝品中不少是真品,有的甚至是珍品。经典的“王刚砸宝”画面遭遇到了最大一次信任危机——
收藏家喊话:别砸了,多可惜
《“假”如这样 真“假”藏品对比展》由《天下收藏》栏目组与首都博物馆共同举办,从《天下收藏》节目中被砸掉的300多件“赝品”瓷器中选择了30余件精品,同首都博物馆的馆藏珍品进行对比展览。一些收藏界人士在观看完展览后表达了气愤和叹息,有十几年收藏经验的北京藏友张远芳,指着一件“当代仿品”乾隆款珐琅彩开光山水纹双象耳瓶称,“上面的蓝釉料,得是当年进口的蓝宝石,只有宝石釉才会发出这种光亮;这粉彩画得多好,得是大师级画家的手笔。赝品不可能用这么昂贵的原料,有这么精湛的工艺。当代人想做出这种水平的瓷器,那得好几个大师通力合作才行。你做胎,他做釉,我画粉彩,得费多大劲!”收藏名家姚政也表示,“现在景德镇国家级的大师,都做不出来这样的瓷器。”他们建议,首都博物馆应立即撤展,以免误导观众,并认为《天下收藏》栏目应该停止“砸宝”行为,不要借吸引眼球而伤害藏品。
熟悉该节目的观众都知道,节目从开播以来,每期都围绕中华文化艺术瑰宝中的一个主题进行鉴宝,并且分为亮宝、辩宝、护宝三个环节。在最后一个护宝环节中,王刚每次都要高声问藏家“退不退?”台下此起彼伏地有人喊“退!”有人喊“不退!”而当藏家坚定答道“不退”时,经过鉴宝团的“审判”,如果手中的宝贝是“赝品”,将被王刚手中的紫金“护宝锤”一下击碎,每逢这一节点也把现场气氛拉到了最高点。这些被砸的藏品基本以瓷器为主。在首博的展览上,不少观众对被砸后重新粘好、身上伤痕累累的瓷器发出惋叹,“多漂亮啊,砸了真可惜”。还有一些人认为,这些精美的瓷器即便是赝品,但也可能是未来的文物,“像宋代的青铜器赝品到了今天成了宝贵文物一样,不应该砸毁”。
节目组回应:从没砸错,从没人后悔
《天下收藏》的“砸宝”环节其实是王刚自己设计的,他曾在2010年出版的自传《我本顽痴》中写道:“在签了‘生死文书’的持宝人咬牙点头后,主持人突然出其不意地砸了其中的赝品,让节目现场‘嘘’声四起。作为该节目的总策划,我对设置这个环节的创意颇为自得。我认为,栏目的原则,也就是收藏的原则,去伪存真是第一步,是最要紧的。”《天下收藏》每期节目现场,都有三位客座嘉宾,其中既有马未都这样的著名收藏家,也有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叶佩兰、首都博物馆原常务副馆长张宁这样的“学院派”,以及北京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张茹兰等“官方”人士和拍卖公司老总这样的“商人”加“实战派”。其中露面次数最多、同时也是“终审判官”的则是香港永宝斋斋主翟健民。针对此次展览中的质疑声,翟健民回应,“我们绝不可能砸错”。
翟健民表示,之所以要有“砸”这个行为,是希望告诉观众,这个仿品背后是一个骗人的行为,“我们要‘砸’的就是这样一种行为,要起到警醒警示作用,让藏家懂得正确收藏,不要自己‘蒙’自己,沾沾自喜地收藏着一件假东西。”翟健民认为,国内目前的高仿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假设一件真品价值100万元人民币,那么15万到20万元的高仿瓷器,就有机会以假乱真地冲到80万至100万元。“这种巨大的利益诱惑导致高仿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七八年前市场上还看不到仿清代官窑、哥窑、汝窑的高仿品,后来据说一位工匠在地摊上买到了一本讲清代釉料配方的书,通过一步步摸索,也配出了当年的釉料,现在这几种高仿品跟真品也极近似了。”
翟健民认为,节目中“砸宝”这个规则实际上已经被众藏家广泛接受了,“每一次临揭鉴定报告之前,王刚都会说,你可以退,可以不拿这个奖牌,同时避免被砸的可能性,但绝大部分的持宝人都很坚定地要求去伪存真,坚定表示不退出,要是假的就砸了。当然,五六年前也有个别后悔的,一些藏宝人花了很多钱买下的瓷器,拿到这里来,本身信心很足,觉得必真无疑,结果一锤砸了,过后就很心疼,认为自己应该退。不过,他们本身来了之后都签过合约的,其上写明了要相信专家的鉴定,所以后悔了也没办法。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对这个节目的游戏规则已经很清楚了,这种事后后悔的情况几乎没再出现过。”
王刚解释:为何坚持这种极端方式
该节目制片人韩勇也表示,虽然观众在节目中只看到三位专家,但他们的背后有一个庞大的专家库。每一件瓷器,至少要由3到5位专家鉴定,并且实行一票否决。“我们是把最有把握的瓷器拿出来做节目,绝对不会砸错东西。”不过,虽然节目组成员对此信誓旦旦,还是有不少民间藏家认为,节目中对藏品的评语只有三两分钟,并且过于“简单”和“粗暴”,比如一款“康熙青花人物纹葫芦瓶现代仿品”被断定为“胎质疏松”,这是赝品最常获得的评价之一。“胎质疏松的瓷器会有很多开片。这个葫芦瓶根本就没开片,怎么就疏松了呢?”
翟健民解释,实际上整个鉴宝过程是非常严谨的,并非像节目中展现得那么“轻巧”。“因为电视台会控制30秒之内讲完一件作品的点评。我们只能举例说胎质疏松、人为做旧这些很简单的特点。其实,最后我们在现场还会录制一个短片,为观众详解这件东西到底哪里不对,会从造型、画工、胎釉、款识等做全面地讲解。只不过因为节目时间限制的原因,多数时候就没办法播出。”
任何电视节目几乎都逃不过“唯收视率论”的质疑,王刚此前也承认过:“说句实在话,如果我要不砸,这个收视率肯定要降的,因此就必须有这么一个悬念,要触目惊心。”不过,对于为何坚持采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对待赝品,王刚在自传《我本顽痴》中,专门用一章讲述了这件事,他说:“简言之,就是恨啊!恨那些造假、贩假者,同情进而警醒那些上当受骗的藏友们。这么做,实在有些现实关怀在里面。我在这行里待久了,耳闻目睹太多太多穷其一生积蓄,买到的全是赝品的辛酸故事。这就让我下决心,在节目中淡化人们最关心的价格因素,而是突出对瞎活(假货)的鉴别与打击。”王刚还说道,很多记者采访他,都是从“砸”开始问起,“我就说,不同意砸的,我特理解。挺好一个东西,什么真的假的,假的怎么了?也是一个很好的花瓶啊,怎么给砸了,在家里插花也不错啊——这就是没有收藏经历的人的过于天真善良所致,凡是有收藏经历的人都打过眼,打过眼的就对赝品恨得要命。”
本报记者 王雯淼
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