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古代的白酒与现代的白酒在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酿造原料方面,古代白酒原料较为多样,主要是粮食作物,如大米、糯米、高粱、黍米等,也可能使用水果、草药等辅助原料增加风味与功效。例如唐代的 “绿酒” 可能在反复酿造中加入数十味草药而呈绿色,“菊花酒” 则用菊花泡制或在酿酒时加入菊花枝叶。而现代白酒多以高粱为主要原料,也有使用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的。
在酿造工艺上,古代白酒属于酿造酒,度数不高,一般不超18度,类似现在的低度米酒和黄酒,味道甘甜,口感好。其原理是把米饭蒸熟、放凉,拌上酒曲发酵,发酵到一定程度米饭变成酒糟,过滤后密封一段时间即成。宋代之前没有蒸馏酒,只有发酵酒。到宋朝出现蒸馏酒,即把酒曲发酵酿造的酒再蒸馏一次,得到度数较高的酒,大致酒精度在 50 度,基本与现代酒相似。而现代白酒酿造工艺更为复杂多样,除了传统的固态发酵法,还有液态发酵法等,并且在蒸馏、提纯、陈酿等环节都有严格的技术标准和控制。
酒的度数差异显著。古代白酒度数低,很多只有七八度左右,高的也就十几度。从杜康酿酒到秦汉时期,酒度数约4度,类似水啤;唐朝好酒能达8 - 12度,颜色如琥珀色,普通民众酿的则是度数偏低、有发酵残留物的浊酒;宋朝米酒品质稳定,达14 - 18度,与现在黄酒差不多;元朝有了蒸馏设备,发明蒸馏酒,能达60 - 70度,当时叫 “烧酒”“烧刀子”,建国后才被称作白酒。现代白酒常见的度数在40度- 60度范围之间。
从酒的种类来看,古代酒种类相对单一,一般为粮食酿造的白酒,还有黄酒、米酒等。黄酒历史悠久,如女儿红、剑南春、状元红都属黄酒,口感醇厚,适合搭配美食。米酒口感清爽,适合夏天饮用,是古代人们常喝的饮料。而现代白酒种类丰富,有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等多种香型,还有各种特色酒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在质量方面,古代白酒由于酿造水平和原料单一,纯度不高,酒中可能有较多渣滓,常出现 “浊酒” 一词。且古代白酒质量稳定性较差,存在掺假、掺水等问题。现代白酒则凭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严格的监管理念,具有更高的品质保障和更稳定的质量,同时在风味和口感上更加注重创新和调和,形成了多样化的风格特点。
总的来说,古代白酒与现代白酒在酿造原料、工艺、度数、种类和质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这些差别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需求的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丰富多样的酒文化,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色和风貌。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