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民周刊
“水墨”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和中国艺术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越来越引起海内外的关注,许多重要的艺术家和机构也都参与到“水墨”的建设和研究工作当中。
尽管有些经济学家对“全球化”一词颇为敏感,但医学专家对此深以为然。这不,2003年的“非典”,这一次的甲型H1N1型流感,环球同此凉热,没有一个国家首脑敢“打保票”说自己的国民是金刚不败之身,能将小小病毒挡在国门外。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或者说文化的互为影响,在淡化意识形态的共识下,转过来对人类生存方法的解析、对内心世界的窥视,成为宏大诉求及构建友好环境的出发点。但传播速度,说得难听点,跟病毒随风轻飏也差不太多。不过艺术家们却很高兴:这绝对不是坏事。
就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在近阶段悄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出于维新求存的需要,也不能否认有西方艺术思潮的积极影响。传统的中国画(主要是文人画)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所以它的现代转型乃至当代转型是必然要发生的。20世纪以来,中国画就一直处在转型过程中,围绕着这一过程的是无休止的争论和各种主张。可是,谁也违背不了一个事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现代水墨画运动终于发生,并且几路“大军”分头并进,势头正旺,令人瞩目。
伊莎贝拉《水墨之三》
5月12日至6月10日,由朱屺瞻艺术馆发起、并与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联合主办的《水墨当下——2009上海新水墨大展》在上述两个美术馆同时进行,此次画展推出中国当代及海外水墨艺术领域70余位艺术家的作品,从中可略窥中国水墨画在当下的发展趋势与成果。
其实,朱屺瞻艺术馆和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一直关注当代水墨领域,从2005年至2007年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展览:2005年举办的首届上海新水墨艺术大展系刘国松、陈家泠、仇德树三人的《天地人和》群展,2006年举办了以《水墨再生》为主题的上海新水墨艺术第二届大展,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新水墨生态景观。2007年举办了以《水墨在途》为主题的第三届水墨大展,展示了行进中的水墨景观,凸现了水墨的动态发展过程。
今年主题为《水墨当下》的第四届上海新水墨艺术大展,较之前几届展览的视野更为宽广,主要从全球化——地域、观念——语言、社会图景——个人心性等多个角度来呈现水墨在当代的真实生存状态,揭示当代中国的文化精神景观,既是对当代水墨领域的梳理和呈现,也是在实践上对上海新水墨学术成果的推进。
本届大展由五个主题子展览构成:“上海新水墨艺术基地特展”展出了首届大展的参展艺术家刘国松、陈家泠和仇德树的最新作品,回顾了新水墨展览的发展轨迹和历程,并且呈现了这些艺术家孜孜不倦艺术耕耘的面貌。
由陈孝信策划的“水墨创造·感悟都市”子展览从中国都市化进程和都市文化崛起带来的水墨人文景观入手,将当代水墨艺术家从山水和人物两个角度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图景联系到一起,呈现出中国独有的社会现实。“海外水墨”由张平杰选取了海外的中国水墨画家和从事水墨艺术的外国艺术家,在全球化、本土化的话题张力中间,呈现出历史与当下的艺术视野。“水墨·抽象”策展人蒋正根则从单纯的水墨语言角度,探索语言表达和观念之间的联系,更深层次地切入了当代人的精神世界。杨维民用“粉墨——当代女性水墨画展”借助女性艺术家独特的视野细腻地呈现了当代人的日常生活。
本次大展的艺术总策划陈九对记者说:从20世纪下半叶到本世纪初,在传统和现代的双重语境中,水墨艺术问题是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具体外在表现之一。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地位在国际平台上的凸显,民族和文化意识的更加强化,“水墨”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和中国艺术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越来越引起海内外的关注,许多重要的艺术家和机构也都参与到“水墨”的建设和研究工作当中。因此对水墨艺术的发展进行梳理和当下呈现,将是能够把握时代脉搏的重要文化举措。
冯晓明《春回大地》
同时他还强调: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始终是伴随着中国水墨画家的重要话题,尤其在全球文化的背景中,文化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的话语权,更是每位艺术家面临的挑战。展览与交流是促进沟通与对话的重要桥梁,朱屺瞻艺术馆与多伦现代美术馆在策划首届上海新水墨大展的同时,就着力建构“上海新水墨基地”作为常设的新水墨艺术研究与活动平台,借以推动新水墨艺术的发展。
《海外墨韵》的策展人张平杰是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家,他认为:水墨在海外的发展状况是中国当代水墨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这个视野,那么对水墨的了解或研究将是不全面的。他对记者说:“我始终认为当代水墨的视野与方式必须国际化;水墨方式虽然源起东方,但当代水墨是无国界的,它是在东、西文化交融的全球化语境下可以被阅读与共识的艺术样式。”
高毅《儿子》
南溪《大阅兵》
在这样的观点支持下,加之海外艺术家的热情参与,《海外墨韵》就构成本次大展的一大亮点。观众可以在其中看到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盛行时,受中国书法影响的抽象主义作品,其中有弗朗兹·克兰因、杰克逊·波拉克、马克·吐比、约翰·凯奇等人的作品。第二部分成功于六七十年代的台湾与80年代以后大陆去海外的留学潮,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形成了另一种水墨艺术力量,他们把东方经验与西方体验融合起来,使之有一种新的样式。如徐冰、沈忱静、谧希声、郑连杰、冯骁鸣等人的作品很值得一看。第三部分来自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艺术家本身都具有水墨渊源,都以各自的方式进行着实验。比如本届邀请的两位日本艺术家:丸山雅秋和AJIOKA Shintaro,两位韩国艺术家:柳逸善和黄宇哲,集传统山水与抽象水墨于一身,作品绚丽酣畅,充满诗意与想象。另外两位是美国的芭芭拉·爱德斯坦与加拿大的伊莎贝拉·高莱奥。这两位都是从西方文化切入水墨,其方法显然区别于有水墨底蕴的东方艺术家。芭芭拉的荷叶系列是一幅作品的时间序列,最后通过一个录像把分解的过程连续起来,所以她的作品可以称作水墨装置,这对习惯于一步到位的中国艺术家无疑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伊莎贝拉的水墨人体具有西方文学寓言的意味;她钟情于水墨和其他综合材料的结合,令人感兴趣的是她直接在木板上画水墨,对她们来说,水墨没有陈规,水墨是多元表现的一种媒介。
陈九认为,中国画家在当代世界文化格局中的文化自信心正在不断增强,站在民族文化保护和提升民族精神的更高视点上看,要增强中国艺术的文化话语权,就要努力弘扬中华文化,既要有开放的胸襟与国际视野,同时又要坚守自我民族的文化精神。
他的这番话可以看作中国画家对外远眺时的深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