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书画 吴冠中 收藏 专访 北京 上海
 
  主页 > 书画研究 >
 

一枝一叶总关情——浅谈“板桥竹”

时间:2010-09-19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东方书画网)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诗、书、画世称“三绝”。就板桥的绘画而言,画得最多,最得意的是竹、兰、石。著名学者周积寅先生曾评“郑燮的绘画中,当以竹第一、兰第二、石第三”,极为中肯。

板桥喜绘竹、兰、石与他的人生价值观、道德品行有关。他说,“板桥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一竹一兰一石,有香有节有骨,满堂君子之人,四时清风拂拂”,“竹枝石块两相宜,群卉群芳尽弃之。春夏秋时全不变,雪中风味更清奇”,他有意缩小绘画题材的表现范围,利用这有限的题材,去创造感人的形象,组织多变的构图,以熟练的笔墨,表达他那愤世嫉俗的精神世界。       板桥是文人画家的代表,但他又不同于一般的文人画家。他曾求仕从官,虽壮志未酬,但画中题跋多为他对现实民生、扶危济困、济世安民的理想诗作,当然也有涉及艺术和人生感悟之语。竹子寄托着他的清高亮节和民本思想,为后人留下了诸多的竹石图,画上的题跋直抒内心感言,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个人绘画风格。       板桥竹力求一个“活”字。明代以来,中国画坛上仿古风气堪盛,一度被视为“正统”。板桥不以为然,主张师法自然,师古不泥古,着意创新,人各有体。他在一幅乾隆十九年《竹石图》题曰:“昔东坡居士作枯木竹石,使有枯木石而无竹,则黯然无色矣。余作竹作石固无取于枯木也,意在画竹,则竹为主以石辅之,今石反大于竹多于竹,又出于格外也。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已矣。”还说“文与可(北宋著名画家、诗人)画竹,胸有成竹;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浓浓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俱足也”,从这可以看出板桥师古不泥古的创作理念。正因如此,他才能变文与可的“胸有成竹”为自己的“胸无成竹”,不拘于外表的形似,抒发胸中之意,一改前人粗竹竿,细密竹叶,基本写实的竹子形象,创造出了其特有的竹子。他笔下的竹子,竹竿由粗变细,虽在画面上只有线的纤细,但有竹子的韧度,细而有力,竹叶也变肥,枝叶疏简,竹叶与竹子之间的大小差距比真实的不知差了几倍。这份对真实的夸张更加强化了竹子在人们心中真实的竹子形象,浓郁的枝叶压制着细竹,纤细的竹竿并未因此而弯曲倒地,反而逆境生长,迎风而起,精神坚韧,这就是板桥赋予竹子的意义。       板桥画竹的“活”是由实而来。他的画讲究意境、注重笔墨,多为借画抒情之作。他画得最多的竹,并非眼中之竹,而是胸中之竹,突出了“清癯雅脱”的格调,故有“板桥竹”之说。他强调从现实景物中体察物象,“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这种纸窗粉壁日光月影就是写生,板桥注重写生,走的是先写实后写意的路子,认为“必极工而后能写意,非不工而遂能写意也。”他注意艺术上的概括、提炼和夸张,得其意趣。曾曰:“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法,自尔成局,其神理俱足也。”板桥竹有着鲜明的个性,因而,深受人们的欢迎。这说明作品只有具有个性、创新,才有无限的生命力。       板桥竹沁透着一个“狂”字。板桥为人正直,胸怀坦荡,不畏权势,刚正不阿,“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每每“放言高谈,藏否人物,无所忌讳,坐得狂名”。体现在艺术上就有一种欺天地、蔑鬼神、“无古无今”的狂,板桥在《兰竹石图》中曰:他就是要“掀天揭地之文,震雷惊雨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原不在寻常眼孔中”,“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狂气!又评自己的画说:“未画以前,不立一格,既画以后,不留一格”。做人要老实,为艺要放开,做艺术就需要狂,不狂,循规蹈矩,怎能超越古人?清代秦祖永在《桐阴论画》中曾这样地评论板桥说:“郑进士板燮,笔情纵逸,随意挥洒,苍劲绝伦。此老天姿豪迈,横涂竖抹,未免发越太尽,无含蓄之致。盖由其易于落笔,未能以酝酿出之。故画格虽超,而画律犹粗也。”这段评论褒中见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板桥竹包含了一个“爱”字。板桥的爱是大爱,大爱无疆,大爱无畏。他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曾作《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数枝青竹昂然挺立,右下角题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他身为知县在衙斋静卧,从萧萧的竹声,联想到百姓困苦的疾声,充分体现了作者身在官衙忧国忧民、心系百姓的情怀。从一枝一叶的画和感人心肺的诗,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关注和同情,读之倍感浓浓的爱意,充分体现了板桥对百姓疾苦的关心。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对劳动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是十分可贵的。       从他“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天公雨露无私意,分别高低世为何”等画的题跋中,足见他对平民百姓的尊重,主张世间平等,人无高低贵贱之分的民本思想。板桥还有画题曰“九畹兰花江上田,写来八畹未成全。世间万事何时足,留取栽培待后贤”,“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体现了板桥对后辈的关注、爱护之情。       板桥竹闪亮着一个“廉”字。“竹”,高风亮节,意寓清廉,板桥喜画竹,多有此意。在那“一年清知府,十万白花银”的封建社会,板桥不落世俗,为官清廉,体现了竹的气节,兰的高洁。他免官还乡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作《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画题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他“自赞又自嘲”云:“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女儿出嫁,他无所陪送,只好画兰为嫁妆,题诗曰:“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陷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这些足见板桥之清廉。       总之,板桥竹具有其独到和超人的地方,正如郭味渠先生所言:板桥画“在思想性的阐发和时代风格的凝成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它通过寓托的手法,通过诗文书画的巧妙结合,极大地发扬了传统绘画的优点,将文人画的表现推到最高峰。通过这种创造,不仅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且凝成了一代绘画新风,成为时代精神的表征。”       板桥竹支撑起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字。他曾在一幅《竹石图》中题曰:“借君莫作画图看,文里机闲,字里机关”,表露了他的绘画心迹。竹子贯穿了他的一生,竹子对于他既是寄物言志,又是一种高风亮节的象征,并作他为官、修身、治家的毕生追求,达到了人生的至高境界,所以人们世世代代怀念他、纪念他。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疾涩相依--颜真卿行书《祭侄稿》 下一篇:任薰《仙山楼阁图》赏析
   
  特别推荐
书法5大坎儿,你能迈过几道呢?
山水画中“松树”的人文寓意
这幅作品,标志着“抱石皴”山水样式的正式确
中国画是什么?
中国画是“写意”不是“随意”
中国画的韵味
想画好国画,先搞清这几条
蒲华绘画的笔墨分析
中国画简要解读,花鸟画中“画面层次”的表现
静心感受米芾的用笔
 
  本月热点
日本知名动漫家的人气排名
凌霜飘逸,历代名家笔下的菊
真实与真情:画家韩安民作品欣赏
百万名画拍卖后竟销毁! 被隐藏
“印象派”的世界 您懂么?
震撼到你了么?全国四大书画造假
中国天价写实油画,大开眼界!
写实美女油画
犁春居书画琐谈
中国画新潮和中西文化交融大背景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