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书画 吴冠中 收藏 专访 北京 上海
 
  主页 > 书画研究 >
 

文化三馆如何应对“免费时代”管理难题?

时间:2011-03-10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网络)日前,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在全国的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中率先实施免费开放。两大美术馆首日迎来的参观人流数量都超出预期,一些不文明观展行为也随之发生。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文化三馆免费开放的热潮到来,我国的公民素质或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大考”。

  与此同时,能否尽快克服经费、设施、人力的短缺,在软硬件上全面扩容,将“免费大餐”做得更加丰富精良,以推动全民公民素质和文化修养的显著提升,在城市中营造一座座“精神家园”,将成为文化三馆所面临的另一个维度的“文化大考”。 人潮汹涌:免费开放显现“首日效应” 近来,全国各地的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正在陆续敞开“免费之门”。眼下,免费开放的“首日效应”十分明显。但骤然增加的参观人流,也对一些率先开放的公众文化场馆的接待能力带来了巨大压力。 3月2日率先进入“免费时代”的中国美术馆,开馆第一天的参观人次超过5000人次。伴随着密集的人流而来的,是一些踩踏座椅、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 超量人流同样令3月5日免费开放的上海美术馆“疲惫不堪”。该馆全天接待观众达到了创纪录的12099人。 记者在现场看到,尽管大多数观众遵守了美术馆文明参观的规定,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也开始出现:一些观众进门后直奔纪念门票的盖章处,熙熙攘攘地盖章后就扬长而去,对近在咫尺的大师画作并不感兴趣。为争夺画册和馆长签名,有的观众不顾美术馆“文明观展”的规定,喧哗吵闹,影响了艺术殿堂的氛围。 “美术馆主要陈列的是绘画,需要观众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在一种安静的气氛中,与艺术作品进行精神上的交流。由于场地的局限,免费开放之后超量观众的涌入,客观上会对观展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上海美术馆副馆长张文庆说。 相关人士指出,百姓潜在的巨大文化需求正在被激发。随着文化三馆陆续实施免费开放,超量人流将成为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集中开放过程中的“常态”现象。在公共文化机构迈过“免费时代”的门槛时,公民素质也将面临一场“文化大考”。  “免费时代”文化三馆亟待“扩容” “首日效应”的压力,令上海美术馆对公众发出呼吁,希望观众不要在免费开放的前几天蜂拥而至。“错峰”而来欣赏艺术作品,环境和氛围都将更好。 “毕竟,美术馆的免费开放是一个长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上海美术馆馆长李磊说。 据介绍,上海美术馆日接待观众两千人次左右,周末有时可达4千人。上海双年展举办期间,最多曾日接待6千至7千观众,其接待能力在全国美术馆中可谓是“佼佼者”。但高达上万人次的参观者数量,仍然超过了这座全国重点美术馆的承受力上限。 上海文化影视管理局艺术处副处长肖谷认为,要实现公共文化设施无障碍、零门槛,文化三馆在软、硬件上都要“全面扩容”。 扩容意味着地方财政要增加投入。据介绍,免除了原先20元的门票费后,上海美术馆的年运营经费减少了两三百万元,但其所面对的公众文化服务需求却相应大增。 上海市普陀区文化局副局长范文翔指出,地方财政投入的增加,是让文化设施真正实现对不同人群一视同仁的基础。 他介绍说,上海市普陀区图书馆去年开馆之初就宣布“零门槛”,服务范围从原来的“户籍人口”扩容到覆盖当地超过100万的常住人口。尽管此举使得区图书馆的运营费用一年增加了几十万元,但要满足群众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地方财政投入必须“给力”。 相对于硬件的扩容,“软件”的提升也许更加急迫。上海美术馆教育部主任高茜说,免费开放之后,很多观众虽然走进了美术馆,却还没有形成艺术欣赏的习惯和方法,往往觉得“不知该看什么,不觉得有什么好看”,入宝山而空返。针对普通公众的美术教育和艺术推广活动必须赶快跟上,而相关的人才却较为紧缺。    文化三馆面临“文化大考” 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赢得老百姓一片叫好声。但如何把免费的“文化大餐”“艺术大餐”烹饪得更加精彩诱人,如何给国人提供更为细致、人性化的服务,增添城市的人文气息,提升市民的文艺素养,才是这些公共文化场馆面临的最大挑战。 文化界人士指出,全国博物馆已经全部实现了免费开放,相关经验值得文化三馆借鉴。 事实上,无论是博物馆、美术馆还是图书馆,都将伴随着“免费时代”的全面到来而发生转型,从原来单一纬度地收藏、办展、借书,变成与公众进行文化、艺术双向互动交流的场所,变成国人的“心灵栖息地”和“精神家园”。 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正是从大量常年免费开放、展览内容丰富的美术馆、博物馆中获得了终身的美育、素质教育。 “当今社会信息爆炸、节奏加快、心理压力日增、人际关系趋远,而公共文化机构却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展览、丰富精彩的艺术互动活动,使观众放松心态,以心灵沟通促进社会和谐。”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说。 他指出,在全球化时代,我国公共文化机构要追求文化多样性发展,与公众共享艺术,进行心灵沟通,并以此提升观众的文化品位和修养水准。这将成为文化三馆通过迫在眉睫的“文化大考”的动力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美术馆免费开放成游乐场 雕塑被孩子当马骑 下一篇:特写:用水墨语言解读东西方文明的融合
   
  特别推荐
书法5大坎儿,你能迈过几道呢?
山水画中“松树”的人文寓意
这幅作品,标志着“抱石皴”山水样式的正式确
中国画是什么?
中国画是“写意”不是“随意”
中国画的韵味
想画好国画,先搞清这几条
蒲华绘画的笔墨分析
中国画简要解读,花鸟画中“画面层次”的表现
静心感受米芾的用笔
 
  本月热点
日本知名动漫家的人气排名
凌霜飘逸,历代名家笔下的菊
真实与真情:画家韩安民作品欣赏
百万名画拍卖后竟销毁! 被隐藏
“印象派”的世界 您懂么?
震撼到你了么?全国四大书画造假
中国天价写实油画,大开眼界!
写实美女油画
犁春居书画琐谈
中国画新潮和中西文化交融大背景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