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今日之中国美术正处在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从历史上看,这个时期可谓数百年未遇,与欧美、日本等国相比较,中国美术所表现出的活力更令人瞩目。但中国美术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最为复杂的,在主体建构、审美创新、国际话语权、文化身份、市场导向、学术标准等方面,将遭遇到一系列的考问。能否抓住历史机遇,破解当下难题,不仅是衡量“十二五”战略规划水平的主要标准,而且也是中国美术下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以为,中国美术在“十二五”期间,至少应在3个目标上取得阶段性的成果。这3个目标是:在国际美术格局中争取主导性话语权,扩大中国美术的国际影响力;建立艺术创新的常态性机制,构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当代美术价值观、风格、样式与体制;扶持、保护、培育民间美术生态,让人民充分享受到创造、欣赏、收藏美术作品的文化权益。中国当代美术成功与否,取决于这3个方面所取得的实绩。中国美术的国际化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的必然要求,是大国崛起的根本性标志。
近年来,中国美术的国际化步伐走得较快,正负两方面的经验都有。整体上讲,在国际美术格局中,中国美术仍属于被动地位,中国美术作品尚未真正进入国际主流展览与文化体系,影响力十分有限。改变这一状况,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国际大展上“反客为主”,敢于推出表现中国主流价值观和审美风格的作品,敢于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彻底改变迎合性的文化态度;另一方面,以我为主,做大做强自己的国际品牌。如北京双年展,在主题、类型、多样性、国际推广、奖励机制等方面尚有较大的空间可以开拓,如操作得当,完全可以跨越的方式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同时,我们应该清醒意识到,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美术已站到一个新的历史拐点上,我称之为“主体建构时代”。在经历了革命、批判、颠覆、解构等历史阶段后,中国美术今天有足够的理由打造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体制、风格与文化生态。具体措施有很多,其中两点值得重视:以国家荣典制度推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大家;以国家采购方式在市场中凸显中国的主流价值观与审美风格。另外,在“十二五”战略中,要特别注重民间美术生态的扶持与建设。我始终认为,中国美术史一半是由文人创造的,一半是由民间工匠书写的。民间美术是精英美术的母体,也是中国美术绵延数千年的密码之一。尤为重要的是,民间美术在今天还肩负着引领人民精神生活的重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