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11-11-24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次 |
|
11-11-24 信息来源:网络
观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自魏晋始现,但只是作为人物画的附属,起着烘托、陪衬的作用,并没有真正独立出来,自南北朝到隋唐、五代时可以说已经完成了一次巨大的革命,山水画开始脱离了人物画、花鸟画,独立成科。由于魏晋南北朝玄学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了山水观念的转换,人们不再重视山水画的外在表象,而是更加重视山水画中所蕴含的内在因素,成为文人隐士抒发性情的媒介。南宗山水多用披麻皴法去表现山川含蓄柔美的气息,作品多优雅韵致。追求的是一种温润、素雅、涵蕴的效果,甚至强调空气与水分的感觉。而北宗山水则多采用斧劈皴一类画法,追求大自然刚阳之美,笔墨劲利而以气势取胜,讲求雄浑壮阔。 观亓德顺先生的山水画,我们既可以看到南宗的天然趣味又可以看到北宗的雄健,其在深刻了解中国传统精神与笔墨同时,把南宗山水同北宗山水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超越“南北宗”界限,取两者的精华而去糟粕,画法上并以“北宗”之体,传“南宗”之意,此之所谓“兼收并蓄,有容乃大”。作画中,他十分注重师法古人的传统技法,但在笔和墨的运用上,却有独特的造诣。他的绘画作品,虽是“摹古”,并不是泥古不化,而是能够自成风格,所作山川树石、烟云流润,柔中有骨,转折灵变,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亓德顺先生在传统审美观念上以“师古人”为基础又讲究“师造化”,实景创作过程中的“画家以古人为师,自己上乘,进此当以天地山水传神要求。”亓德顺先生非常注重写生,他喜爱山中的一石一树,所谓“搜尽奇峰打草稿”,他写生不是为了逼真地再现生活中的某景某物而是把写生所得,经过提炼和熔铸,用自己的笔墨重造出来,成为抒情写意的手段。以景抒情,借物写意。把前人留下的皴擦点染诸般程式都化入自己的程式中,使自己的画既不失传统,又面目一新。
亓先生作品笔墨精到用笔繁而不乱,取北宗山势勾勒之法得以尽显北方山水之雄浑,在皴法中又加入了许多南宗山水画的因素,使得画作在具有北方的浑厚、苍雄之气的同时又不失秀润、平静。他多以中锋用笔,勾勒皴擦山石、树木无一不精,深得古法。设色古雅而不躁动,尽显山水本色,南朝谢赫在其“六法”中提出“随类赋彩”,亓德顺先生深得其要义,所绘山水多浅淡设色,不乱不燥,使画作得以古朴高雅。整体构图取法北宗多求满求中,山脉纵横,求大求静,使人领略到一个别样的山水世界。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相信亓德顺先生的艺术道路会走的更远。 亓德顺,1957年生于山东省莱芜市,1980年毕业于山东轻工美术学校,1998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专业,2003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理事,莱芜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责任编辑:admin)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