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练习书法,多从“提按”练起,将其视为最基本的“笔法”,中央美院的博导孙晓云就说“我从小到大‘提按’了二十年”。可是,在《书法有法》一书中,孙晓云却说“而今人所谓‘力’,口口声声谓‘提按’,此说法与‘中锋’用笔都出自于清末……古人的书法字典中,是没有‘提按’二字的。”
为什么孙晓云会得出这样的观点?我们从小到大,所长期坚持练习的“提按”,真的错误了吗?
一 “转笔”与“提按”
孙晓云,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当代著名女书法家。孙晓云出身于书法世家,从3岁起就接受了严格的书法训练,她的《书法有法》围绕“书法是否也和剑法、枪法、刀法一样,有秘而不传的要诀”,展开论述,成为书法理论销售最高的书籍。孙晓云为什么得出“古人的书法字典中,是没有‘提按’二字”的观点?这主要包括如下原因:
第一,“古人是转笔,以势取形”。
孙晓云认为,古人书法中笔画的粗细是由转笔“取势”发力所造成的。(“古人是以转笔的‘取势’发力轻重造成笔画的粗细”)对此,孙晓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证。
孙晓云书法
一是古代的笔论。如东汉蔡邕《九势》的二势即“转笔”;唐卢携《临池诀》中说“凡用笔”,皆“令转动自如”;宋苏轼《论书》中说“当使指运而腕不知,此语最妙”;元陈绎曾《翰林要诀》中说用笔要“圆活易转动也”;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说:“转事束二字,书家妙诀也”等。
二是实践。孙晓云自己试了试“转笔”,觉得“不试不知道,转与不转如此大相径庭……那些左右圆滑呈扭曲状的笔画,正是左右转笔所致!”
三是实物。孙晓云考察了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以及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陶罐上的几何图形,说:“只有将笔杆左右转动,才可能将笔毫随时裹住,既快速又匀称地画出这样的线条。”
第二,“今人是不转笔,以目取形”。
为什么今人写书法,会不转笔而改为“提按”了呢?孙晓云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一是高桌的诞生造成书写方式变化。孙晓云举古代瓷俑、图画等为例,认为唐代之前的书写是一手拿纸,一手拿笔,在手臂、手腕没有依托的情况下进行(当时的几案只是用来放置器物与文具的东西)。从隋唐开始,人们逐渐用几、桌子写字,这样一来,不用转笔亦可自由稳定地书写,于是“古法渐衰”。
《女史箴图》(局部)
二是追求与古人书法“形似”。孙晓云说“不转笔运指了,用力岂不是只能‘提按’了?”这就是说,今人由于大多数写字不转笔了,要造成笔画粗细与古人近似的效果,就只有通过“提按”改变用力的轻重,以造成笔画的精细等变化了。
孙晓云书法
二 书法是否应该“转笔”?
基于上述认识,孙女士认为,书法是应该“转笔”的。她说:“以不转笔运指模拟、延续古人以转笔运指约定俗成的汉字造型和特有的笔画……这就是‘画字’。”
沈尹默书法
但书法家沈尹默先生却反对“转笔”。他说:“我对转指是不赞成的”。其理由是:指是专管执笔的,它须是常静的;腕是专管运笔的,它须是常动的。假使指和腕都是静的,当然无法活用这管笔;但使都是动的,那更无法将笔锋控制得稳而且准了。必须指静而腕动的配合着,才好随着随处将笔运用到每一点一画的中间去。”
三 结论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今天再进行书法练习时,还应不应该进行“转笔”呢?
其实“转笔”(“捻管”)的作用不外有二:一是为了“调锋”,使笔锋圆转光滑,便于行笔;二是为了“起势”,令毛笔行笔迅速,增加点画气势。
沈尹默书法
就第一个方面来说,我们现在使用的狼毫等健毫于桌面书写,降低了书写难度,只需手腕的转动或靠提按就能使笔毫弹起,顺利调换“笔锋”,运转自如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再去“转笔”似乎没有必要了。
沈尹默书法
就第二个方面来说,所谓“转笔”能增加“笔力”,“以转笔的‘取势’发力轻重造成笔画的粗细”,避免“画字”的嫌疑。这就见仁见智了,毕竟蔡襄说:‘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像,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