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法是中国书法最基本的内容和最重要的基础。没有笔法也就没有书法。笔法精妙,书法作品才会有神韵。通过书法联想到自然事物,在创造活动中,我们也可以从自然现象联想到书法,得到创作的启发,唤起艺术的灵感。用笔是指书写时行笔的方式方法,具体表现为运笔的急缓、轻重、顿挫、转折和笔画的刚柔、方圆、藏露、提按等。汉字书法艺术的用笔讲究力度和质感,要求笔画错落有致,富于曲线美和形象美。
书法用墨的三种概述:
1、浓墨
古人作书多用浓墨,墨浓如漆,写在白纸上黑白分明,极其醒目。字迹清晰秀丽,神采外耀。浓墨易见其厚重、凝练、神韵尤佳,但非功力至深者不能达此妙用。清代刘墉有“浓墨宰相”之美誉,他博通经史,擅长丹青,墨迹临帖功力极深,他正是在丰腴、厚重的方面见其真力祢漫。
2、淡墨
淡墨介于黑与白之间的一种间色,呈灰色调,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淡墨与用水的技巧密切相关。近代有不少书家喜用淡墨,用得好自然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清代王文治善用淡墨以表现萧疏秀逸之神韵,有“淡墨探花”“淡墨输株”之美誉。
3、涨墨
涨墨指的是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然而涨墨之妙,在于保持线条基本形态的同时又有朦胧的墨趣,使线面交融。若以宿墨书写,水分从点画中分离,渗化出来,笔画清晰,有骨有肉,则另有一番情趣,明未清初神笔王铎在涨墨的运用上别有滋味。
草书线条追求动荡感。动荡生变化,动荡就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因为这线条的写成倾注着书写者的激情,而这线条又是以代表功力的中锋用笔的“圆”为基础的,所以虽流畅飞舞,动感十足而又不显空泛。“圆”是立体的概念,圆代表着无始无终、无中无偏,圆的线条最为流畅,最为柔顺,又最为坚硬,包含着最丰富的美的联想,圆又有无处不在,无穷无尽的含义。连绵大草用笔缭绕,一气呵成、线条跳跃得令人眼花缭乱,信手万变,变幻莫测,一切楷、行、篆、隶的用笔之法都要糅合一气,所以一切用笔中的方圆、中侧、徐疾、轻重、提按、圆转等的笔法都可在草书的线条中应用、变换。墨的燥与润,浓与枯的变化与行笔的速度有着直接关系,行笔速度相对慢时,笔在纸上有瞬间的停滞,墨流多,故点画能浓,反之则枯。书写的速度快,墨则宜稍淡,速度慢,墨则宜稍浓。如果墨已调好,书写过程中运笔速度又变化不定,那么可以通过控制笔毫的含量来掌握墨迹。快书时多蘸墨,慢书时少蘸墨。用墨的核心技巧是“纸墨相发”,用墨的关键技巧是施墨,由于水墨落到纸上有渗化的特性,所以,施墨之时,必须要把握准分寸,否则失控就会败墨,失去墨韵,其规律是:“饱笔渗化快,渴笔渗化慢。”为使墨的控制准确而合度,如何把握笔速就是关键环节了。其要领是:“饱笔须快,渴笔宜慢。”墨色的变化须任自然,切忌写一字蘸一次墨,频频停笔蘸墨必然扰乱连续书写的节奏,不能产生墨韵变化,通幅作品要注意到上下、左右的关系。通过对比表现出墨色的自然变化。
本文由清雅阁原创发布,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