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的顺序古人称为“学书次第”,是书法教学和修学的一个顺序标准。
古代多家对此都有自己的见解,而最为著名的是元朝郑杓《衍极》当中记载的“学书次第图”:
其一:
8~10岁,大楷,颜真卿《大唐中兴颂》《东方朔画赞》、宋朝蔡襄《万安桥记》;
11~13岁,中楷,欧阳询《九成宫》《虞恭公碑》《姚恭公墓志》、王羲之《佛遗教经》
14~16岁,小楷,钟繇《宣示表》《戎路表》《力命表》王羲之《乐毅论》《曹娥碑》
17~18岁,行书,王羲之《兰亭序》《开皇帖》
19~20岁,行书,王羲之《圣教序》褚遂良《阴符经》王献之帖
21岁:草书,《急就章》
22~24岁,草书,王羲之帖
25岁,草书,张旭,怀素帖
其二:
13岁,篆书,《琅琊》
14~15岁,篆书,《峄山碑》
16~17岁,篆书,《泰山碑》张有、周伯琦、蒋冕篆书
18~20岁,古篆,《石鼓文》
21~23岁,古篆,《钟鼎文》
24岁,隶书,《泰山碑铭》《景君碑》
25岁,隶书,《鸿都石经费凤碑阴》
明代丰坊的《童学书程》,在上面的基础上改进完善,从用笔、次第、法帖、临摹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标志着古代书法教育体系的高度成熟。
其中:楷书先大后小、行书先小后大、章草先小后大、草书先大后小,几个原则是学习书法的理论核心。是一个非常完整的古代书法教学大纲。
下面的这段话非常详尽,说清了学习书法的规律:
学书之序,必先楷法,楷法必先大字。
自八岁入小学,便学大字,以颜为法。
十岁乃习中楷,以欧为法。
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钟、王为法。
楷书既成,乃纵为行书。
行书既成,乃纵为草书。
学草书者,先习章草,知偏傍来历,然后变化为草圣。
凡行书必先小而后大,欲其专法二王,不可遽放也。
学篆者,亦必由楷书,正锋既熟,则易为力。
学八分者,先学篆,篆既熟,方学八分,乃有古意。
对于各家书法的传承关系有很清晰的一个认识。
整个“学书次第”,从8岁开始,到25岁,安排的明明白白,25岁毕业以前要临摹学习几十个帖子,楷行草隶篆无一不学。
反观现在的书法家,往往只学一家,甚至是一个字帖,还没写明白的时候就急着出名,当书法家了。
《童学书程》还说:“盖书本童子之学,有非儒者明体适用之务,故先贤有丧志之戒,是又当知轻重。”
意思是说:书法是小孩子的学问,只是为了实用,为了写字好看一点。沉迷在里面属于“丧志”的行为。
古代儒者更多的是研习四书五经,学习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问,书法并不放在心上。然而就是古人看来属于小孩子学问的书法,我们现代人也是望尘莫及。
看完这个,只会写点楷书、行草书的现代所谓书法家,还好意思说自己懂书法吗?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