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指写在书籍、字画、碑帖等前面的文字;
跋,指写在书籍、字画、碑帖等后面的文字,总称“题跋”。
跋在中国画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画构图的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在书画、碑帖等前后题记的文字,均可称为题跋。
题跋的内容一般为品评、鉴赏、考证等。
到现在为止,题跋已经成为书画作品的一个部分。拿一幅中国画来说,画、题字、印章、题跋几者之间相互增益,密不可分。
然而,这个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宋朝时期,虽然苏东坡等人也在强烈宣传书画同源,但也未见长篇的题跋和题字落于书画上。
到米芾之子米友仁等,才始见有较多题跋。到元代则风气一变,强调诗、书、画三者结合,这种风气从此大盛,一直延续到现代。
题跋也分为很多种类,常见的有:
1、书跋
书跋即书法跋,题在自己或他人书法作品上的文字。
这类跋较多,有的辞藻优美,文辞天成,令人难忘。
(黄山谷《题东坡字后》)
(米芾《跋临兰亭序》)
这两幅跋都是题于他人书法作品之后,但本身就是一幅难得的佳作。
2、碑帖跋
碑帖跋通常是指跋于碑刻或法帖的集本、拓本等后的文字,数量也是极多。内容多道来由、评价、真伪、讹缺、观感甚或兼论书家学养为人、刻工模本质量等。
(赵孟頫《十七帖》跋)
3、画跋
画跋通常是指跋于画卷、册页等附纸上的文字,在广义上也包括款识、题诗之类润丰赋落款。明以前书画作品款题极为简单,俗称“单飞”或“双飞”,只有少数文人画家才在书画本题上题诗题记。明代中期,文人画大兴,书画本幅上题诗作文遂成风气。
(唐伯虎画跋)
4、印跋
篆刻家在印旁刻款,则始于明代。印款除题年月姓名外,有时还加上其他词句,类似跋语。内容多的,占满一面、两面、三面、四面,甚至包括石顶刻上五面。有的书称“印跋”。石章刻边款的始创者文彭,刻法如同刻碑,是先写款字,然后依墨下刀,每一笔双面着刀。继之者何震则开创了不写款字,操刀便刻,每一笔只刻一刀的单刀直刻法。
(西冷印社印跋)
形式
题跋有藏款与露款之分。常用题法一是横式,根据中国民族习惯一般是自右向左题,字数可多可少,以保持横的形式。二是竖式,书写的行数不宜过多,以保持竖的形式。三是高低参差不齐的自然式。以上讲的横竖两式,均应齐头,字尾可参差错落。而自然式则可自由错落,比较自如。但要注意不要把字写得太散。
内容
题跋,一般乃指书、画、书籍上的题识之辞,内容为标题、品评、考订、记事之类,体裁有散文、诗、词等。题跋中除了标明书画家的年龄、籍贯、作画时间、地点、得画人称呼、名号外,还有文章或诗词。文人画家提倡的就是既题出画中之意也题出画外之意,包括画家的感触、心绪、想象及作画经过情况,对画史、画论、画法的心得体会,以及生活趣事、各种见闻等。
龚贤题《山水册》
程正揆跋李唐《江山小景图》
髡残题《山水册》
朱耷题画
恽格题王翚《秋山红树图》
石涛题画
王顼龄跋颜真卿《祭侄文稿》
高士奇跋《绛帖》
王澍跋《宝晋斋法帖》
丁敬跋颜真卿《小字麻姑仙坛记》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