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书画 吴冠中 伦勃朗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上海 收藏,书法,绘画
 
  主页 > 书画研究 >
 

为什么古人临帖都不怎么“像”

时间:2021-10-19 09:21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点击:

(冯承素摹本《兰亭序》,姑且认为这是最接近原作的版本。)

(虞世南临本)

褚遂良临本

赵孟頫临本

历代临过兰亭的书家非常非常多,还有米芾、董其昌、王铎等等很多大家都有临本传世;

从这些临本当中,我们会发现,历代大家临的临本,最字形上来看都不怎么“像”;

这其中大有原因。

昨天我在qq上和网友聊天,

然后被拉进一个厉害的群。

群里有老师授课,讲的非常系统,老师的点评也十分卖力

群相册里面,每个学员的作业都有这样认真的点评:

……

篇幅有限,少放几张。

现在大多数关于“魏晋笔法”的书法培训班,都是这样教的

多半都是学二王行书和《书谱》

要精临,原帖上有一个凹陷都要写出来

有切笔、转笔、翻笔、捻笔等等,而且用笔还分顺笔和逆笔;

其本质是在描字,或者叫“画字”

我看了一下他们的教学视频,3个字写了18分钟,平均5分钟写一个字;

一个笔画少则十几秒,多则几十秒,

笔锋在纸上揉啊揉啊,一点一点的描出来,

书法是拿笔写字,本质是写、是书写,

《书谱》是草书,和二王行书一样,是为了快捷书写才创造出来的字体

为什么他们写的这么累,反而一点都不快捷?

因为我们的书写工具变了

纸和笔都和原帖不一样,乃至于字的大小都不一样,

如果用不一样的工具,想要表达出同样的形状,只能靠描画才能达到

古人临帖没这么玩的,我所看过的临本非常多,没有一例是追求一模一样

每根毛笔的弹性都不怎么一样,下笔之后,弹起来的位置不同

顺着这个弹性去走,写出来的线条也就不尽相同、

历代书家临帖都是书写,而不是描画。所用工具不同,只有利用手里的工具,最大限度地展示原帖,但要一模一样,即使王羲之来临《兰亭序》,也是不可能达到的,

冯承素的摹本能到达非常高的相似程度,但他是描摹出来的,而不是书写。

工具不同,此为其一。

每个人的生理不同,有的人写出来的线条天生细弱,有人天生雄浑;

盖因笔法皆自己出,若是临像,便是失己。此为其二。

对于初学入门,我是比较推崇田英章的,而你们一直在骂他在描字;

其实,这些打着“魏晋笔法”的培训班,描的更厉害,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么问题来了,临帖要追求“像”吗?

答案是肯定是,但在“像”的这个层次上,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一杆秤。

就我而言,临帖的时候要保证起码的流畅性,摒弃一半以上机械性的复制描绘,吸取传统用笔的精髓,来丰富自己的笔法,倘若一味去描画传统墨迹的外形,那种生动的书写性无法融入自身,写不出自己的笔意。这也是你临帖能临的很好,自己写字却非常差的原因之一。

但一味追求意临也容易走极端,无法深入探究古人笔法精髓。

所以,对于临帖,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杆秤,有临摹的味道,又要有书写的趣味,才能写出自己痛快的笔法。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墨里面的浓淡干湿,以及最简单的调墨 下一篇:毛笔笔杆断裂、笔头掉落的处理方法
   
  特别推荐
这种字不露锋芒,也十分耐看!
练钢笔字有什么技巧?
中锋取势,侧锋取妍,书法会用锋,作品才高明
八大画派花鸟画PK
谈中国画的“气”
20个中国画欣赏的高频术语
中国画的真谛: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书法要写出味道,才叫好书法!
行书如何写,抓住主笔,剩下的就好办了
书法,靠什么打动人心?
 
  本月热点
日本知名动漫家的人气排名
凌霜飘逸,历代名家笔下的菊
真实与真情:画家韩安民作品欣赏
百万名画拍卖后竟销毁! 被隐藏
“印象派”的世界 您懂么?
中国天价写实油画,大开眼界!
写实美女油画
震撼到你了么?全国四大书画造假
中国画新潮和中西文化交融大背景
犁春居书画琐谈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