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姜夔《续书谱》第八章:这几种临摹书法字帖的方法,你学会了吗?
01
“摹书最易,唐太宗云:‘卧王濛于纸中,坐徐偃于笔下’,亦可以嗤萧子云。”
摹写字帖(摹帖)比较容易,唐太宗说:“我摹帖,可以让王濛、徐偃附身到笔上”,以此暗讽萧子云。
我们常说的临摹其实是两种方法。第一,临——对着字帖看一个字写一个字。第二,摹——于字帖上覆一层薄纸勾勒。
王濛、徐偃、萧子云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家,三人中萧子云的名气最大,梁武帝萧衍评:“巧逾杜度,美过崔实,当与元常并驱争先。”云与衍同属“兰陵萧氏”,按辈分云为衍侄。
令人好奇的是,太宗为啥要暗讽萧子云?
太宗十分推崇王羲之,他曾用“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唐太宗《王羲之传论》)评论别的书法家;另外,他对梁武帝的历史评价不高,是不是他不看好的人所推崇的书法家,他也不看好呢?当然,这只是猜测。
02
“唯初学书者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之理,然后可以摹临。其次双钩蜡本,须精意摹拓,乃不失位置之美耳。”
初学书法的人,必须从摹帖开始,摹帖能使手有节制。方法是:将古人书法墨迹放在案头或挂在座边,早晚细看,体味其中的运笔奥妙,之后开始摹写。其次是双钩蜡本,必须细心模仿,才不会失去原迹的精神。
《王羲之传论》里还有一句:“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摹写之前先挂起看,这一步其实就是心摹,看明白之后开始摹写,便是手追。
值得一说的是“双钩蜡本”,“双钩”即沿着字迹笔画的两侧把字形勾出来,“蜡本”今天已经没有人用这种方法了,大概就是在覆盖的纸上或绢上用蜡勾勒字形,然后沿着蜡线填墨。不一定正确,仅供大家参考。
03
“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夫临摹之际,毫发失真,则神情顿异,所贵详谨。”
临写容易失去古人字形结构,但能得到古人的笔意;摹写容易得到古人的字形结构,但会失去古人的笔意。临写容易进步,摹写容易忘,这是经意与不经意的区别。临摹时有丝毫失真,就会面目全非,所以必须仔细、谨慎。
帖临的时候,的确会忽略字形位置。就拿我来说,总是把目光放在了笔画和笔画之间的关系上,最终笔画写的与帖相似,字形却已相差甚远。
虽然很少摹帖,但可以想象在字帖上覆一张白纸,透过白纸看到字帖中的字,顺着字迹描,的确能得其字形位置。
临帖需要动脑子,摹帖比葫芦画瓢。
临帖是经意的,时刻要注意笔画的角度与走向,还要不停地思考上一笔怎么写的、下一笔怎么接的,甚至揣测古人当时为什么这么写;摹帖是不经意的,白纸覆在字帖上,不需要思考,只需照着字迹描就行。
04
“世所有《兰亭》,何啻(chì)数百本,而定武为最佳。然定武本有数样,今取诸本参之,其位置、长短、大小,无不一同,而肥瘠、刚柔、工拙要妙之处,如人之面,无有同者。以此知定武虽石刻,又未必得真迹之风神矣。字书全以风神超迈为主,刻之金石,其可苟哉!”
流传世间的《兰亭序》版本很多,最好要数《定武本》。然而《定武本》又有几个版本,放在一起比较,字形、长短、大小都差不多,而肥瘦、刚柔、工拙等微妙处就像人脸一样,没有相同的。可见《定武本》虽是石刻,也未必得原迹精神。书法都是以精神超逸为主,从纸上移刻到石头上,难道可以马虎吗?
相传,《定武·兰亭序》是由欧阳询根据王羲之的原迹摹写刻石的,是诸本中最接近原迹的。目前刻石已不存,常见的两个拓本为《柯九思本》和《独孤本》。
比较之下,两本的字形差不多,但细节的地方有出入,最明显的是:一个瘦,一个肥。
摹写的是外形轮廓,笔法上难免不会夹杂摹写者自己的东西,所以微妙处才会像人脸一样。当然,姜夔也没有见过《兰亭序》真迹,只是对比摹本以后得出的猜测性结论。
同卵双胞胎尚有区别,何况两个不同的人写的字呢?
05
1)“双钩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内,或朱其背,正得肥瘦之本体。虽然,尤贵于瘦,使工人刻之,又从而刮治之,则瘦者亦变为肥矣。”
双钩的原则:须使墨不晕于线外,或在墨线内填墨,或用朱色为底色(描红),这样就和原来的肥瘦一样了。不过,最好还是钩得比原迹瘦些,墨迹交给工人去刻,经过处理,瘦的也会变肥。
宋代米芾说:“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海岳名言》)不能学石刻,要学墨迹,那么在没有墨迹只有石刻的情况下怎么办呢?
这里姜夔告诉了我们一个方法:写的要比原石瘦一些。
以往我临摹字帖多选墨迹本,主要是因为没有能力透过刀锋看笔锋。说实话,写的要比原石瘦一些的方法我也是今天才知道,太幸运了。
2)“或云双钩时须倒置之,则亦无容私意于其间。诚使下本明,上纸薄,倒钩何害?若下本晦,上纸厚,却须能书者为之,发其笔意可也。”
有人说,把原迹倒过来钩,就不会掺入钩者的私意。如果原迹清楚,覆纸又薄,倒钩也是可以的。如果原迹不清楚,覆纸又厚,那就要由会写字的人来钩,才能钩出原有笔意。
倒过来钩就是把字帖头朝下,从最后一笔往前钩,只能一丝不苟地描字形,而不会加入个人的东西。这个方法可取,如果你有这个条件,不妨试一试。
3)“夫锋芒圭角,字之精神,大抵双钩多失,此又须朱其背时,稍致意焉。”
锋芒棱角是字的精神,双钩往往失去这些,这也是用朱色为底色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总结
摹帖容易。初学书法要从摹帖开始,心慕手追,自可得其位置。临帖难。摹得位置,临得笔法,学习书法既要临也要摹,既要位置也要笔法。古人摹古人帖有出入,学习的时候要仔细观察
。学习石刻字帖,写得要比石头上的字瘦一些;双钩的时候可以将字帖反过来,这样不会夹杂个人的东西。
临摹之法大家学会了吗?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