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练到什么时候,也不可能写好行书。即使你的楷书写的和欧阳询一模一样。
回顾历史,自唐人至民国,科举时代的知识分子,写不好楷书的,没有吧。尤其是,比如县官以上吧,近千年以来,总人数不下几千万吧,写好行书的,都有谁?
自改革开放以来,写楷书的人,不下几百万吧,写了三四十年的,少数楷书写的相当好的,题个行书款,那是要多吃力有多吃力,要多难看有多难看。懂行的题个穷款,还能遮掩一下,不懂行的整两行束手束脚的行不行楷不楷的所谓行书,立马就把整幅字拉低了水平。
练书法要从楷书开始,最有力的古训,就是苏东坡大爷在《书唐氏六家书后》一文中说“ 今世称善草书者或不能真、行,此大妄也。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这句一锤定音的伟大训导。
这句话一搬出来,立马就能罩住人的眼目,砸晕人的脑子,捂住他人的嘴。
但历史的真相是:苏轼大爷是北宋初人。那个时代,把篆隶楷都叫真书,正书,楷书。就是楷模规范的意思。一直到南宋的皇帝书法家赵构,才正式提出“篆,隶,楷,行,草”五体之说。楷书到这个时期才专指唐楷那种字体。
苏轼大爷指的哪一体?我认为他所指是隶书,因为隶书的用笔和结构,有一定的自由度。并且行草书是和隶书同时期成熟的字体。
这也就是全国二百多所大中专院校的书法教学,都是从篆隶开始的原因。
还需要说的是,苏轼说这句话的立场站位,可不在我们一般人所处的层面上。他是以开宗立派,自成一家,占山为王的高标而言的。他绝不至于讨论以那种字体入门这种小儿科的问题。
所以说苏大爷的话,对我们一般的书法爱好者来说,没什么指导意义。
再者说,五种书体,兼通之处并不多,各有各的特点和难点。写好了楷书,能很快或者自然过渡,就能写好行书,不过是想当然罢了,世上没这么便宜的事。
要写行书,直接练行书。纠结个啥?你练半年行书,你写出来象行书,与练不练楷书没多大关系;他练半年楷书,不练行书,照样不会写行书。他练到什么程度,练到和楷书原帖一模一样的程度,也不会写行书。前面所说的例子,想写行书,最后不要走这个弯路。至于两体兼修,那当然更好。
就这么简单。
END
版权说明:图文来自网络,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